重整大中華業務料今年勝去年<br>渣打首推本港股票期貨

重整大中華業務料今年勝去年
渣打首推本港股票期貨

隨着人民幣市場逐步開放,引發更多商機,加上內地客戶基礎擴大,渣打銀行(香港)今年4月,重整大中華市場業務及分工,以便更集中資源,拓展區內貨幣為核心的銷售交易業務,渣打(香港)大中華及日本區環球市場主管彭智樂對本報表示,在中國業務強勁增長的推動下,期望區內環球市場收益,今年增長可以更勝去年逾30%的佳績。

【本報訊】人行剛頒佈《境內金融機構赴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管理暫行辦法》,彭智樂說,渣打非常殷切在人民幣債券包銷上分一杯羮,他相信,境內金融機構來港發債,有助鞏固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儘管現時本地人民幣存款總額有限,但由於內地息率朝向上升軌迹,而債券息率又較存款吸引,相信人民幣債券會有需求。

加息周期料刺激人民幣債需求

香港區是集團大中華區環球市場收益貢獻最大的地區,他透露,該行正與監管機構商討,計劃在港推出股票衍生工具,若一切順利,可望第四季面世,並將是渣打首次涉足有關工具。對於現時推出股票衍生產品,他說,主要因應股市暢旺,客戶對相關工具有需求,而連同股票衍生產品,渣打環球市場在外滙、利率、商品等方面,產品覆蓋已十分完備。
渣打大中華環球市場人手現約350人,其中內地佔75至80人,是內地最大的外資行交易室之一,香港則有200至220人,完成併購新竹商銀後,台灣人手約增至50人,他說,今年下半年,渣打將在台北開設當地最大的交易室。
為凸顯大中華區業務重點,及整合渣打韓一銀行後分列出有關地區,今年4月,渣打重整業務,並成立大中華區環球市場,集中以人民幣、港幣及新台幣為交易工具的核心,部份原本從事G3及G4等已發展地區貨幣的交易員,調往新加坡駐紮,而從事人民幣不交收遠期業務的同事,則集中來港,但他強調,香港交易室並無縮減,反而配合業務擴展,正在增長中,而且,所有原本在港的銷售隊伍,會繼續留港,面向大中華區銷售。

下半年台北設最大交易室

無論以商業銀行或旗下環球市場計,渣打均以客戶導向為業務主體,佔總收益高達90%,自行坐盤交易僅佔10%,因此他說,美國長債孳息潛在上升趨勢,不會影響該行在債券方面的收益,反而帶來更多客戶對沖需要。
內地股市熱火朝天,但彭智樂更覬覦參與債務市場機會,內地已把人民幣企業債務,列為未來重點發展項目,他說,現時渣打雖無證券牌照或入股證券行,無法包銷本土債券,但最近中美第二次戰略經濟對話,已達成恢復對合資格外資證券商發放經營牌照的協議,他相信,當外資行獲准參與包銷時,渣打會準備充足,並積極爭取。渣打策略性股東天津渤海商業銀行,已獲批包銷債券,雙方也正探討進一步合作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