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王牌集體回顧展引人入局

13王牌集體回顧展引人入局

電影、文化界10年來經歷大風雨,而10年亦正是清算好時機。「和諧之道藝術創作展」找來不同界別的演藝、創作人各自精選1件作品參展,作為紀念回歸10年。劇情竟有雷同,初步人選是「13王牌」,有任達華、劉德華、歐陽應霽、靳埭強、鍾有添、葛民輝、莊文強、林夕、許誠毅、楊志超、又一山人、方穎恆及何緯豐。不過最紅的劉華、林夕同阿葛還未提交展品,總之如某電影口號「引人入局」才是主辦重點。

記者:梁俊鵬、黃潔蓮 
攝影:梁俊鵬、陳盛臣、何家亮

電影人十年一覺
任達華 永恒最緊要

10年前拍過三級片《驚變》,去年則憑《黑社會》奪得金紫荊影帝。今日任達華仍是一個大忙人,片約不斷。套用蔡楓華一句「剎那光輝不是永恒」,任達華注重的,還是永恒──無論是在環保或工作。
這次展出的創作,正是任達華3月在重慶拍攝的桃花。出過幾本攝影書的他,是行內出名的攝影發燒友,今次的作品都特別抽象。記得任達華曾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宣傳大使,這次原來以相片與環保作例,訴說回歸10年與他的作品的關係:「其實年份是否10年根本不重要,我影了這些桃花雖已凋謝,但只要有亁淨的水、泥土與空氣,花在明年,甚至永遠也會在重慶重開。經過這10年演藝生涯,我對獲獎與否已是平常心。現在我更喜歡花與畫。」
他認為自己能一直堅持攝影的原因是工作與興趣相關:「我喜歡做演員,攝影與演員這工作相關,就好像有攝影師也愛畫畫一樣。在工作中找到有關的興趣,自己拍戲也開心一點。」就是如此,任達華也會「永恒地」當上一個演員吧。

■任達華的藝術相,用上桃花、辣椒和番茄構圖。

莊文強 寫劇本夠濫

是樂天知命,還是好命到從未遇過低潮?莊文強93年在無綫廣告部當撰稿員只有6、7千元薪金,但到他29歲已晉升為管理層,收入倍增,到後來撰寫電影劇本,一齣《無間道》令他揚名立萬,票房5千萬,還得荷李活大導馬田史高西斯垂青,接着的《傷城》也賣了給荷李活,風頭一時無兩。
莊文強說他的成功在於「濫」,他會同時寫4個劇本,類型相近,但變奏不同,向老闆推銷就算一個唔得,總有後備可以補上。所以這10年間,他寫了40多個劇本,其中30多個拍成電影,命中率逾8成。

■自認「聞錢味」叻的莊文強,未來5年打算開拍10部戲,寫20個劇本就夠了。

回歸10年來最深刻的是沙士,「這令我更相信應該活在當下。」就如今次他拿出來參展,盧偉力的《中國古典戲劇的悲情結構》,內容描述中國古典戲劇縱有多悲慘,但結果還是美好的,如《梁山伯與祝英台》雖不能結合,最後仍能化蝶來美化了。「我寫《傷城》時真的很悲,所以特別加插舒淇的角色,去作一個稍為快樂的結局。這10年的思潮就是一個卑鄙、攻擊人去掩蓋自己的不快,那些所見所聞,就在《傷城》裏描繪出來。」展品中還有部爛電腦,那是陪他捱了近20個劇本,當中包括《無間道》。目前此電腦已「死」,因內藏心血劇本,目前還在搶修中。

■展出3本書:林年同《鏡游》、宗白華《美學的散步》和盧偉力的《中國古典戲劇的悲情結構》。

鍾有添 見證立體電影發展

香港著名金紫荊獎攝影師鍾有添02年憑《遊園驚夢》獲獎後,成為他繼續推動新派攝影的動力。其實早於10年前他就涉獵立體攝影:透過兩部相連攝影機,拍同一景物,因視覺偏差令人有立體錯覺。就在電影業不景氣時他也沒放棄這成本高的拍攝手法。醉心立體攝影,箇中亦有小插曲:「96年到上海商討立體攝影,在場有個外國人語帶挑釁地說中國沒可能拍得到,很是不忿!」順理成章,他的展品亦是立體攝影作,通過特別的觀景器,眼下是活生生的香港夜景:「這像是10年前的香港立體模型,啓德機場結束時自己也拍下不少珍貴相片,此外我每一、兩年也會影維港夜景。」鍾有添說到看立體照時,觀眾要左、右腦並用,因此影像記憶特別深刻,讓這些香港景色也刻進腦海深處吧。

■拍攝就用上固定在架上的兩部攝影機同時拍攝,菲林的成本也要雙倍計。

■將兩張近似角度的菲林各由左、右眼觀看就能看到立體影像。

許誠毅 繼續史力加

即將於月底上映的《史力加3》,榮升聯合導演的香港人許誠毅,亦將展出《史力加》原畫數幅。

文化友難忘金融風暴
又一山人 忌唔上唔落

一直為香港設計創意界效力的又一山人,數回10年前,正是他首次離港到新加坡工作,一去就是兩年半,為更高的職位與發揮機會而努力:「回歸時,我早1星期請假回港見證。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看見周圍紅banner黃色字,所有喜慶的字眼都是關於回歸祖國,這件事是中國和香港在我身上最significant的97年。」
直到01年,首次參與「香港建築」裝置藝術:「經過金融風暴,香港是其中一個最後復蘇的城市。當時社會經常抱怨特首和回歸。『香港建築』意味重新建築這個香港。」今次展覽的海報上的字都是當時裝置在牆上的,他覺得「紅白藍」和這種「建築」有很大的關係,故再把它重現在今次展覽的海報上:「海報上的字,都是根據當時眼見的港人,當中一句『三上會三落,有上有落,忌唔上唔落』,而『三上會三落』就是出自於鄧小平先生。希望香港人的氣量加闊,做得更好。」

■10年前,又一山人首次離港往外地發展。

■紅白藍海報展品,上面的字別出心裁地貫穿起幾年前的裝置藝術。

歐陽應霽 豆腐般純潔

近年活躍於飲食文化界,歐陽應霽早從食物參透人生道理。他指向私人工作室門口近腰間高度的大擺設。那是差不多10年前的作品,展品上面畫上種種不同類型的豆腐,雖是簡單線條,2、3日就能完成,但這是他認為最純潔的事物:「豆腐簡單多變,但本身是最純潔的,現在我們會擔心有沒有好山水做豆腐?黃豆有沒有基因改造?這些豆腐就是純潔的理想。」

■歐陽應霽身後的豆腐作正是10年前的作品。

楊志超 本土文化抬頭

由楊志超創辦的「住好啲」,也剛好踏入第10個年頭。「以前香港是英國殖民地,沒本土意識。回歸後逐年增強,舖頭也以強調香港特色的主題設計產品。」他展出的就是近期的產品設計,內容全是有關油麻地的舊樓,更獲得國際的獎項。

■「住好啲」剛好踏入第10個年頭,楊志超借勢展出他近期的產品設計。

靳埭強 不要做無錢的工

早已揚威海外設計界的靳埭強,見證設計界10年來種種衝擊。最自豪的,是他15歲來港後一直沒去過外國「浸鹹水」,故他的作品都是百分百的本土製造。回憶97年的金融風暴,設計界亦是首當其衝的一行:「原本的良好環境給破壞了。經濟低迷令人覺得設計已不再重要,有些商人甚至要求免費的提案!」
靳叔是次的作品已曾展出過,是幅很大的紅白藍帆布,上面任意讓人塗鴉作樂:「和諧的社會應該和而不同。香港有很多外國人,在這自由社會有很多即興的事情發生,這次又再創造一個空間讓觀眾發揮創意。」

■年屆65歲的靳叔靳埭強。

■是次展出任人塗鴉的紅白藍帆布,表達香港和而不同的特質。

其他小王牌
方穎恆 自拍監察

一位拍巴士阿叔拍出名堂的會計學生方穎恆,一位專拍惡搞片段上網的umovie成員小堅,於網上惺惺相惜,進行種種類似惡搞的「二次創作」,這次的展品就是一部巨型手機,畫面上可能播片,也可能是一塊鏡子,說出手機反映自己的形象。
「我覺得現在手機拍片功能甚至有監察別人的作用,減少罪案率,因為沒有人知道自己何時被攝入鏡頭,所以都要長期做好自己。」方穎恆想起當時拍下巴士阿叔的行為,也正是作紀錄作證據之用。「記得有一期《Times》雜誌說到網民就是世界風雲人物之一,我們就是這些新世代。」

■數10年人事,因拍巴士阿叔成名的方穎恆都算傳奇。展品無獨有偶,正是巨型手機。

何緯豐 找答案

影評人協會會長何緯豐展出未出版書籍《心問》,概念與《TheBookofAnswers》相似。每頁都是一個答案,當自己心有疑難時,隨意打開,答案可能幫到你。

和諧之道藝術創作展

日期:6月28日至30日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