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br>港府擬擔保助企業增環保設施

特稿
港府擬擔保助企業增環保設施

廣東省政府去年開始,推出一系列環保新政策,配合國家「十一.五」規劃,有本港廠商形容,這是繼金融風暴後,面對另一嚴峻考驗,業內也就此提出不同的應變建議,當中政府似乎較傾向藉中小企信貸保證計劃,協助業內度過難關。有立法會議員也支持政府提高有關貸款保證額度,以配合市場需求。

粵環保政策衝擊力強

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會長李月亮形容,這次國內推出的環保新政策,是繼98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另一個對工業界的大衝擊;他期望政府的中小企貸款計劃,能協助他們貸款購置環保設施,以解決問題。
香港工業總會早前發表的珠三角研究報告中,在分析本港廠商面對國內環保新政策的議題上,建議政府出資,在廣東省建設一些環保園區,讓港商可以共用有關環保設備,減低額外負擔的環保成本。

壞賬率2%較銀行為低

對此,工貿署助理署長魏永捷(圖)則回應稱,政府較少直接出資支助企業解決問題,而現時政府正營運的中小企信貸保證計劃,已可惠及廠商在國內購置機械設備的需求,廠商可以考慮透過此計劃融資,增添環保設備。不過由於此計劃政府擔保金額的106億元中,80%已使用,估計於明年中全部擔保額度會用盡,政府將與中小企委員會商討,看看是否需要增加擔保額度,並尋求立法會通過,希望今年內有決定。現時該計劃的壞賬率約2%,較一般銀行中小企貸款的壞賬率3%為低。
身兼香港中小企委員會成員和立法會議員的黃定光稱,他個人支持增加政府中小企信貸擔保金額,因為過往此計劃的壞賬率並不嚴重,政府只是擔保角色,不需出資。他較為關注政府擔保中小企購買的環保設備,都是在國內使用,但另一方面,因政府只擔保貸款額的一半,另一半由借貸銀行本身承擔,因此相信銀行在審理有關貸款時仍會很審慎。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