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四圍炳:公營廣播機構應獲數碼牌 - 侯聯貴

傳訊四圍炳:公營廣播機構應獲數碼牌 - 侯聯貴

近日,香港廣播業的新聞多多。第一,政府宣佈本港數碼電視廣播技術將採用國產制式,本港兩間免費電視台將於今年底推出有關的電視節目,並且計劃在2012年全面推行數碼廣播,及後全面取締舊型號電視機。第二,行政會議批准具國務院背景的公司入股亞洲電視,新股東亦宣佈會向亞洲電視投入資金。不少人擔心,香港一間免費電視台將具中央背景,會影響新聞及言論自由,亦有人認為亞視獲新資金注入後,有力挑戰無綫電視,有利市場競爭。

應開放餘下兩頻譜波段

新技術、新科技、新人事、新作風,兩宗新聞同時出現,突然令本港廣播市場熱鬧起來。不過,筆者認為兩件事雖然背景不同,但其實互有關連。
政府年前宣佈本港將推出數碼電視廣播,並且有5個頻譜波段,但政府決定不經任何競投,將3個頻譜波段供予兩間免費電視台使用,卻將餘下兩個頻譜波段的處理按下不表。既然頻譜波段已可於明年供市場使用,為何不及早開放數碼電視廣播市場,為免費電視市場引進競爭呢?
另外,香港電訊和廣播業自由開放,廣播政策不能歧視來自任何地區的企業,若沒有出現市場壟斷情況,行政會議也難以否決亞洲電視的申請。況且,亞洲電視就算沒有具中央背景的股東入股,由於目前主事人的政治傾向,多多少少已經影響新聞部的處理手法,或者出現自我審查的情況,這個跟有沒有新股東無關。

增加免費電視選擇性

說到底,最重要是確保香港廣播市場有足夠的競爭。若然亞洲電視將來言論有傾向,不報道中央不喜歡的新聞,觀眾只要有選擇,大可以轉台。
但問題是,現時覆蓋最廣的免費電視經營商只得兩個(若不計有線的免費台),選擇非常有限,但政府卻有兩個數碼廣播的頻譜波段放着不用,這是否浪費資源呢?
公營廣播檢討委員會建議設立新的公營廣播機構,大眾的注意力只放在港台是否應過渡至新機構的問題。其實,姑勿論公營廣播機構是新設還是由港台過渡,都應獲發一張數碼電視牌,讓公營廣播機構擁有一條與市民接觸的免費廣播頻道,這有助本港廣播市場的競爭,觀眾也不用擔心缺乏選擇。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