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香港,大家有冇諗過喺同一超市集團唔同分店買嘢,灣仔店同銅鑼灣店嘅價格會相差一倍呢?喺澳洲悉尼,市場地位等同香港百佳或者惠康嘅超市集團Woolworths,就俾當地電視台踢爆佢旗下兩間距離只有數公里嘅店舖,其中一間部份瓜菜價錢,竟然可以賣貴一倍有多。咁離譜,原來係欠缺競爭作怪。
分店價格差一倍
喺Woolworths嘅Liverpool店,以每公斤計算,哈密瓜賣2.98元(澳元.下同)、青燈籠椒賣1.99元、紅蘋果賣2.48元。但係4.5公里外嘅Moorebank店,哈密瓜賣到5.98元、青燈籠椒同紅蘋果售價同為4.98元。4.5公里有幾遠?大約圍住跑馬地馬場行3個圈啦。
當地電視台記者放蛇去Liverpool店買咗一堆瓜菜,合計33元;喺Moorebank店買相同嘅嘢就要63元,貴咗九成咁多。點解會咁離譜,記者查證下發現,因為Woolworths嘅Liverpool店外開咗間專賣瓜菜嘅小店,有競爭自然要降價遷就吓。
有「慳錢女王」美譽嘅simplesavings.com.au網主FionaLippey教路話:「好多煮食材料其實唔使喺超市買;唔好喺肚餓時行超市,因為嗰陣時你好多嘢都想買;最好只選購減價嘅貨品,唔好因慣性用同一品牌而買貴貨;仲有行入超市前應手持一張購物清單,有需要先買。」
因為工作關係,同超市打交道20年嘅PeterApplebaum就話:「貨品貴一倍,未必一定代表質量好一倍,消費者可以用腳投票,行多幾間超市格價;店舖見生意下降,自然會減價挽回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