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A股ELI風險逐一講

衍生創富:A股ELI風險逐一講

本地投資者對國內A股的興趣日濃,可贖回ELI的掛鈎對象亦開始延伸至A股相關資產,當中包括A50中國指數基金(2823)及個別A股。前者相關的ELI在接貨方式上與港股掛鈎的ELI並無分別,但個別A股的ELI到期時一旦要接貨,卻有機會帶來實際虧損,投資前必須先了解兩者的來龍去脈。
與A50中國指數基金及個別A股掛鈎的可贖回ELI,雖然同為參與A股市場的工具,但兩者的接貨和持股風險卻各有特色。就接貨方式而言,A50中國指數基金能在港股自由買賣,反觀本地投資者目前仍未能直接買賣A股。

留意接貨方式

若兩者相關的可贖回ELI到期時一旦要接貨,與A50中國指數基金掛鈎的ELI,將能如一般港股ELI一樣,以實物形式獲取相應數量的基金單位,讓願意持有待其價格回升才沽出的投資者,有多一份防守空間。
然而,與A股掛鈎的可贖回ELI,則會採取現金交收形式,令賬面虧損即時變為實際虧損。
除接貨方式不同而產生風險外,選擇以個別A股為掛鈎對象者,必須對A股市場的股份有較深的認識,並要承受個別股份本身的企業風險。
至於A50中國指數基金因包含了50隻國內市值最大的A股,在行業及股份數目分佈上,較具分散風險能力。
對於有興趣參與A股市場的ELI投資者,如只看好該市場但對個股認識不深,則可看與指數基金掛鈎的ELI,其在接貨和持貨層面上均較具防守性。
註:上述ELI數據以麥格理ELI產品為基準,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麥格理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