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多不願評估 教統局人手不足<br>讀寫障礙童 醫治阻滯重重

校方多不願評估 教統局人手不足
讀寫障礙童 醫治阻滯重重

【本報訊】本港有發展障礙學童近年不斷增加,有團體發現,單是有專注力失調學童已約有1.6萬人,較政府統計指約2,000人,多出八倍,顯示政府因資源不足,未能為所有問題學童進行評估,低估實際情況。有家長表示,發現子女疑患有讀寫障礙及專注力失調後,多番要求校方作評估不果,要以自己的尊嚴作抵押,才可為兒子換來一個評估的機會。 記者:陳沛冰

兒子今年就讀小三的楊太說,兒子念幼稚園時,學習速度較其他小童慢,前年9月入讀荃灣一間小學的小一,發現他有讀寫障礙,如將「口」寫成阿拉伯數字「0」,每天溫習八小時,考試仍幾乎「包尾」,於是要求老師安排為兒子進行評估,但遭老師多番阻撓。「啲老師又話佢冇問題,又話評估有quota(配額),話佢都唔係好差,仲有學生差過佢」。
楊太稱,其後由一名輔導主任,與兒子一起上課了解情況,但該主任指兒子只是寫字沒順筆畫,「如果真係要做評估,要填份表格,要填個幾鐘,其實你嗰仔冇問題」,似是希望她知難而退。但她向校方展示強硬一面,「如果個仔冇問題,我願意企係學校門口,寫住我係儍婆」。上年7月才獲教統局的教育心理學家進行評估,證實兒子患有輕微讀寫障礙;但因教統局人手不足,病情輕微者不獲治療。
她又指,去年7月兒子接受學童保健計劃的醫生作身體檢查,指他可能專注力失調,「坐唔定」,轉介他到醫管局轄下的「兒童體智測研中心」評估,去年9月並證實患專注力失調,但要等約一年至今年8月,才可到瑪嘉烈醫院接受治療。

遊戲訓練專注力

香港康復學會註冊職業治療師林煒瀚表示,有調查顯示,本港患有讀寫障礙學童約4.6萬人,但政府統計有發展障礙的整體人數,只約2萬人,相信有不少問題學童未獲評估。政府有需要增加資源及早識別學童問題,家長在家中也可利用不同遊戲,訓練子女的專注力及記憶力。

部份提供服務機構

衛生署
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必須經醫生或心理學家轉介;其中一間是中九龍兒童體能及智力評估中心(電話:22466633)

醫院管理局
兒童體智測研中心;必須由醫生、學校或心理學家轉介;新症輪候平均半年

香港康復學會
為發展障礙學童提供治療;7月7至9日舉行免費初步測試(電話:81038456)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部份遊戲訓練方法

UNO冚棉胎
利用撲克慢慢與子女玩冚棉胎,然後加快速度,再改用UNO要小童同時記下數字及顏色,可訓練小童專注力及記憶

文字跳飛機
將傳統的跳飛機改為文字,跳出相同部首或同音字的字,可訓練兒童肌肉控制、方向感、視覺及聽覺專注

找不同
利用兩張圖畫,找出不同之處;或分辨字形相若的字,可改善讀寫障礙問題

資料來源:香港康復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