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5歲的Peter早在20年前已經常前往澳門賭博,沉淪幾十年,最後賠上母親的信任及自己的婚姻。現在走回正途的他勸告青少年:「賭博好似劃火柴,一發不可收拾!」
臨床心理學家廖承輝表示,不少學生自中三及中四染上賭博惡習,一賭就是幾十年。現年45歲的Peter在20年前已經常前往澳門賭博,最後賠上母親的信任及自己的婚姻。他指賭債一度高達70萬元,曾將母親的金器拿去典當,相信贏錢後可贖回,母親知道後,自己拿積蓄贖回它們,自此也將所有金器戴上,恐防兒子再拿去典當,被街坊稱為「金婆婆」。
「賭博一發不可收拾」
Peter的妻子曾多次為他還債,最後無可奈何提出離婚。痛改前非的Peter勸告青少年,「賭博好似劃火柴,一發不可收拾!世界無免費午餐、不勞而獲,最後都係愚蠢墮落!」
香港善導會於2005年10月至去年5月,訪問1,078位中學生,54%受訪者有興趣參與賭博活動,當中最感興趣的是「六合彩」,佔65%;其餘為「打麻雀」及「賭啤牌」,分別有62%及52%。善導會研究及發展主任周佩詩表示,青少年對賭博的想法與他們實際參與賭博有密切關係,24%表示於過去一個月有參與賭博活動,當中58%表示花費50元或以下於賭博方面,但也有9%表示花費逾1,000元,情況值得關注。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