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長期忠實讀者必定不會忘記「前門拒虎、後門進狼」這標題,自從科網股泡沫爆破後,美國接二連三發生事故,其間經濟曾一度陷入衰退,尚賴「布拉格」(布殊拉住格老)利用財政政策配合幣政策力挽狂瀾,美國經濟才能穩定下來,可是由於喬治布殊要爭取連任,因此度出條一舉兩得之妙計──不惜入侵伊拉克,可提高民望之餘,也藉打仗印銀紙,最終求仁得仁,連任兼經濟亦開始復蘇。
當時筆者力陳貨幣供應過大過速,後遺症必然是前門拒虎(通縮)、後門進狼(通脹)。淺薄如冠一也能看得出,難道精明如格老會懵到不知明日何年乎?遂在2004年6月開始加息,但礙於經濟元氣大傷,復原須時,故此加息也慢如蝸牛,這樣便設下「整得鏈嚟胎又爆」的伏線──在緩慢的加息過程中,製造了樓市信貸泡沫,縱使Ben哥接手後息繼續加,不幸卻見到次按問題就快爆煲,惟有在去年7月停止加息之同時,布殊更力邀保哥仔臨危受命救亡,經濟在各方大力催谷股市和合力唱和下尚算抄撐得住,今年首季GDP經修訂後仍能錄得正數的0.6%增長,已揑一把汗了!
然而在利率減時快、加時緩慢,甚至加加停停之際,去年3月更宣佈停止公佈貨幣供應M3,不無給人有一邊加息、一邊放水(印鈔票)才能起死回生之揣測,如此,這通脹嘛……?!
再看看近日名人之言論,格老話全球利率過低,大摩歐洲首席策略師叫sell歐股的其中一個理由是通脹、債券大王格羅斯指全球經濟增長強勁將推高利率(是另一暗示通脹來襲之說法?),還有美林和高盛亦於本周一轉軚(本來睇儲局會減3次息)。可有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