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一期《時代》周刊亞洲版,以香港回歸10年為封面故事,題為「香港未來:天晴,有雲。」的文章,把香港特區形容為一名10歲孩子:「你想獨立,但你仍須受到成人監管」,比喻香港在很多方面仍受內地牽制,必須尋求妥協。文章預期,香港人未來仍要面對政治及經濟的不明朗因素,其中包括民主進程及來自內地的經濟競爭。 記者:蔡元貴
新近出版的《時代》周刊亞洲版,以「你想獨立,但你仍須受到成人監管;你正培養着正義感,卻又與現實世界衝突,必須妥協。『十』是一個整數,卻是人生中最混亂的階段。」,來形容回歸10年的香港,並引述北京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閻學通說:「香港回歸中國只完成了一半,香港仍然自視為中國的特別地方,仍然自視為另一個國家;香港名義上回歸了,實際上卻沒有。」
政治及經濟仍不明朗
《時代》指出,香港目前的活力前所未有,恒生指數創新高,樓市重新升上天價水平。但文章同時提出,香港人仍要面對政治及經濟的不明朗因素。政治上,香港的保守與民主兩派為着民主進程僵持不下。
曾蔭權於3月接受《時代》周刊訪問時說過,要在任內解決普選問題,但他又要向北京顯示忠誠;曾特首今年4月會見國家主席胡錦濤時,已被叮囑,香港民主進程必須循序漸進。
經濟方面,中國不僅是香港的夥伴,也是競爭對手。中國大陸的新港口搶走香港生意,廉價勞工也搶走香港的就業機會。當內地越趨開放,國際投資者就會直接在大陸開設公司,毋須選擇香港。
圓桌會議上擦出火花
《時代》並舉行了一個圓桌會議,邀請幾位有份量香港人對回歸10年發表意見。包括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及合和集團主席胡應湘等。陳方安生與胡應湘數度擦出火花。主持問及港人自我身份時,陳太指作為中國人,香港人從未有過身份認同問題。但「香港有一群失落的人,在回歸前以共產黨忠實追隨者自居,這群人在九七後也沒有得到自以為應得的回報和認同。他們正在繼續產生問題,需要點時間解決。」胡應湘隨即反擊:「不僅是這群共產黨追隨者,這裏還有一群非常愛發聲而又不尊重《基本法》的人。」
胡應湘反對即時普選
胡應湘表明反對即時普選:「顯然,有一天我會希望看見普選,但不是明天……你看看世上的政制,即使在美國,也並非人人平等。在香港,商人必須有他們的代表。」陳太回應說:「為甚麼你假設全面民主會把商人攆走?你低估了他們(商人)尋求公眾支持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