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潮封13泳灘 腥臭沖天

紅潮封13泳灘 腥臭沖天

【本報訊】本港「紅潮風暴」繼續,受紅潮影響而要封閉的海灘增至13個,「紅海」由屯門新、舊咖啡灣,一直伸延至南丫島的洪聖爺灣、南區深水灣及赤柱聖士提反泳灘,受影響海灘發出陣陣難聞的腥臭味。此外,深圳也發現今年面積最大、達50平方公里的毒紅潮,但暫未影響該地養魚業。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發言人表示,本月4日至今先後有13個泳灘出現紅潮或疑似紅潮,主要是由無毒性的旋溝藻引起。記者昨日所見,深水灣及舂坎角泳灘海水顏色均呈啡紅色,並發出陣陣腥臭味。受紅潮影響,康文署於有關泳灘掛起紅旗,呼籲市民切勿游泳,而昨日游泳的市民則寥寥可數。

危及養魚區

漁農自然護理署稱,已通知全港養魚戶留意紅潮情況,該署至今沒收到有魚類異常死亡報告。署方前日收到有漁民指在索罟灣及馬灣養魚區發現紅潮,該水域的紅潮由不含毒素的旋溝藻引致,暫未發現死魚。署方會加強對浮游植物的監測,全面評估紅潮造成的影響。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說,索罟灣及馬灣等海域約有300個養魚戶,主要出產老虎斑、紅鮪等;他擔心紅潮持續,會影響漁民生計。
此外,深圳灣蛇口也出現今年面積最大、達50平方公里的毒紅潮。紅潮由西部通道伸延到赤灣一帶,部份地區水質被污染,當局呼籲市民切勿進食紅潮範圍內的海產或接觸海水,以防中毒或引起皮膚不適。深圳當局認為,現時深圳海域正處休漁期,而紅潮範圍並無養魚場,因此有毒海產流入市場機會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