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吓拾吓

拾吓拾吓

俯拾皆是!說的是林林總總的慶回歸活動。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在即,單是由政府舉辦的慶祝活動,就已有460項,慶祝日程由4月至12月。話雖如此,當中借題發揮的也有不少,就如硬要在龍舟競渡上加上「慶回歸」字眼。反而一些由藝術團體或私人機構籌辦的活動更具意義,咪再「拾吓拾吓」,篩選十項貼題活動來贈興一番。

記者:梁俊鵬
攝影:楊錦文、梁俊鵬

壹 最寫實十年攝影紀錄

接觸香港新聞最前線的必定是一群攝影記者,他們甚至比警察更早到達事發現場,也比一般人更留意身邊事物,將香港點滴默默記下。鄧永安曾效力《成報》,現為《中國日報》高級攝影記者,以他的身份更能見證香港回歸後十年的發展:「在新聞界,我們拍攝時的主題到現時為止都非常自由,且空間越來越大。而在相片選擇方面,香港報紙更見保守,香港報章着重資料性,反而內地報章更能包容一些趣味感較重的相片。」《跋》這張相攝於鄧永安初入行之時,事隔差不多十年,對於今天再成焦點,他也感詫異:「那是在大會堂紀念即將回歸的裝置藝術品,由於擺放在出入口位置,遊人要跨過藝術品才可離開。當年印在報紙上只有郵票般的大小,想不到今天竟象徵祖國帶領香港跨越97。」

■左起楊德銘(路透社)、余偉建、鄧永安以攝影見證維港的轉變。

至於現職美聯社的攝記余偉建,利用照片令全世界人在他的角度下看香港。他印象最深的還是SARS:「當時每日要影一堆人戴口罩的相,漸漸沒新意。有幾晚根本睡不着,因不知再可影甚麼。於是盤算着一些構圖,一張芭蕾舞相就是難得的想像與現實脗合。」

■余偉建攝於魔鬼山頂。見證啓德機場最後幾班機開出,留下數條光的痕迹。

《中國香港.我們的十年》攝影展

日期:6月18至25日 
地點:海港城港威商場大堂
查詢:21188666

貳 最惹笑回顧劇場

《快樂無罪》一劇早於02年首次在藝穗會公開演出,以香港大事回顧為題材爆出連番惹笑劇場,導演兼演員馬志豪始料未及此劇touch到不少觀眾的感受:「98年失業率開始升高,劇場資助更越來越少,忍不住要站出來說自己的感受,就成為了《快樂無罪》,想不到成為逆市奇葩。」
後來「七一遊行」、SARS、廸士尼開幕等等順理成章成為他的劇作部份,但他不僅在舞台重現這些新聞事件:「我們的劇中不會出現現實的人物,只抽取他們某些元素,如董建華的語氣及老花眼鏡等來設計角色。這次十年回歸特別版會重現過去5年的演出外,要選取的新聞材料還有很多,劇本還在研究階段。」

■馬志豪(左)與拍檔徐羨曾及譚國明,3個麻甩佬合作無間,《快樂無罪》自02年起每年演出,成為了每年大事回顧節目。

《快樂無罪慶回歸》

日期:6月21至24日(19:30)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票價:$200、$100
查詢:25744968

■中央送上熊貓作禮物,馬志豪說這次的人物造型自然少不了牠們。

叁 最經典舞蹈詩篇配盛世

《清明上河圖》由北宋宮廷畫家翰林待詔張擇端所作,古畫中曝光率算高。今年7月,香港藝術館就將展出這幅名畫。另一邊廂,香港舞蹈團也順勢來這次大型舞蹈演出。導演兼編舞梁國城就連同製作編創人員曾親歷河南,又徵詢過擺放《清明上河圖》的北京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楊新及中國舞蹈史學家王克芬的意見,經過兩年多策劃,決定以18篇章的宋代民間舞蹈展示人前。
古畫畫面呈現,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梁國城認為正合回歸十周年的意思:「畫中是一個盛世,現今香港,甚至全中國文化、政治上也是一個盛世。」而對於民間舞向來觀眾不多的憂慮,他以「香港始終也要按中國文化根基發展」作解釋:「這次表演的美術觀感都利用淡着色,沒濃妝艷抹,符合港人現今的美感。」加上偶像歌手泳兒吸納新觀眾:「泳兒的演出並不是主要部份,但對吸引新觀眾應有效。」

■中國民間舞蹈向來缺乏年輕觀眾,這次特邀泳兒來唱主題曲。

《清明上河圖》

日期:7月20至22日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票價:$300、$230、$150
查詢:31031806 

■梁國城指回歸後,各界也對中國文化更關注。

肆 最好戲免費十齣

精選十套思考回歸課題的電影,由文化、政府界人士主持討論。門券由6月10日起於香港電影資料館大堂詢問處(10am)、香港文化中心詢問處(9am)派發,每人可索飛2張,派完即止。

■《A計劃續集》表現殖民地年代獨特的本土文化──不中不西。

《九七前後:回歸十周年電影節目》

日期:6月23日-7月14日
地點:香港電影資料館
查詢:27392139

伍 最「熊」大師書畫展

由國畫大師張大千弟子,現任深圳黃埔畫苑院長楊銘儀展出的30多幅以熊貓為主題的書畫。

■《十美圖》為回歸十周年而作,象徵香港十全十美、幸福吉祥。

《國寶慶回歸‧楊銘儀熊貓畫展》

日期:即日至6月19日
地點:彌敦道301-309號裕華國貨總店
查詢:35112222

陸 最基本藝術展

以藝術創作探討《基本法》的象徵意義。展出由97年至今的作品,表達對回歸前後的身份問題、質疑回歸後香港處境的變化以及回歸藝術生態的發展。

■潘星磊惡搞李連杰的作品。

《基本回歸》

日期:6月10日-7月9日
地點:旺角西洋菜南街222號4樓 
查詢:98360607

柒 最人氣細路也贈興

超過400位年齡由16個月至15歲的兒童將自創數百件立體及平面藝術作品,以中國及香港主要地標為素材,堆砌成一幅大型的中國地圖。

■萬里長城連外籍小朋友也十分熟悉。

《和諧慶回歸:兒童眼中的中國》藝術展

日期:6月11日-7月7日
地點:山頂凌霄閣
查詢: http://www.thepeak.com.hk

捌 最藝術回歸前後話

源於亞洲藝術文獻庫一個同名的研究計劃,目的在整理回歸時期的香港藝術。展覽包括藝術家的錄像、攝影、裝置及繪畫等作品外,亦會播出訪談片段、回歸時期香港當代藝術資料及相關文獻等。

■林慧潔(左)與余美明的自拍作,由十年前已有構思,拍攝自己與環境十年來的轉變。

《10年回歸前後話》

日期:7月1至29日
地點: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4號
查詢:25290087

玖 最新6名人同胞蠟像

新鮮熱辣,昨天才登場兼永久展出的6位最具影響力的中國名人,包括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溫家寶及首位中國太空人楊利偉。

■蠟像的背景將會是一張維港景色的相片,突顯中國名人與香港的關係。

《中國偉人蠟像展覽》

地點: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 
查詢: http://www.madame-tussauds.com.hk

拾 最豪國家級文化遺產

展出首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四大名錦,即四川蜀錦、廣西壯錦、南京雲錦及蘇州宋錦。最古老的甚至可追溯回戰國時期。名錦是極高貴的布料,用作宮廷皇室服飾及官服,故是次展覽亦可看到官階官服的不同。

■展覽由8月開始更會增加民族服裝作展出。

《四大名錦.回歸十年》

日期:7月5日-8月19日
地點:將軍澳中心 
查詢:3417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