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証券報》有篇文章分析內地股市泡沫。泡沫除了提供股民賺錢機會,更提供了傳媒不少寫作題材。香港大大小小寫及泡沫的專欄文字看得多,有份參與其中的內地人又如何身同感受?
文章說以2006年盈利計,股市的確是泡沫,以2007年計仍然有泡,但按2008年預測盈利,股價就非常合理。這論點是說買股票只有買貴,沒有買錯,長揸必勝。如果中國股民全部相信這點就一天光晒,股市只會大漲小回,有上冇落。如此類推,以09年計,中國股市抵買,按2010年股市更加極度超值。至於公司盈利是否單純地直線上升,大概《上海証券報》未有足夠時間查證。
另一項股市泡沫的原因是中國錢多,相信沒有人會否認。証券報說,錢多的後果,一是房地產升,一是物價升,又或者股票升。三者之中,以股市上升對經濟潛在殺傷力最細,事實可能如此。房地產通常附帶按揭,是槓桿投資,一旦泡沫爆破價格下跌,資不抵債,對經濟影響甚深,香港人是身歷其境。物價上升,受影響的不單止投資炒家,連平民百姓都會受害。只有股市,就算已經有一億人開戶口,股市下跌首當其衝只有股民,其他後遺症是後話。三者選其一,既然錢多是無可避免,而且又要被困在一個封閉市場,証券報寧願出現股市泡沫。
這分析以偏概全到極點,大概內地傳媒未聽過百物騰貴,以及財富效應。三者價格上升不單止可以同步進行,而且股票上升所引發的財富效應,更加容易扯高房產及物價。股票套現容易,吸納的又主要是零用錢,令人自覺可以消費的財力大增,用錢零舍豪爽。股票引發的財富效應,令房產及消費市道火上加油。証券報說股市泡沫會減輕房產與物價上升壓力的情況,非但只不會出現,反而會成為兩者價格飆升的火車頭。
這就是內地財經傳媒如何演繹股市泡沫,一片歪理為股市泡沫說項,沒有項懷誠啤酒泡沫的鬼馬,論點又似是而非。中國股民在證券行一面印印腳看報價板,一面讀這份令人壯膽的分析,股價長遠得到支持。
方卓如網址:fongcheukyu.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