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的風 - 李怡

昨夜的風 - 李怡

十八年前的八九民運有過不少詩篇,大部分都是在各大學校園及天安門四周張貼的。但像《中國》與《瘋女人》這麼有現代詩意味而又如此感人的作品,卻可以說是中國數十年詩壇所僅見。
另外一首是當時北京大學一張大字報中的詩,題目似是《四十歲的女人》,詩很短:
「我剛懂事時就愛上了你/你是世上最好的女人/而昨夜的風/吹掉了你溫情的面紗/露出一張四十歲女人/奇形怪狀的臉。」
八九年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這首詩的喻意很清楚,也可以說很直接。
我們年輕時,最常看到的一個比喻,就是把祖國比作母親。我自己當年就以愛自己母親的感情愛祖國,相信她是世上最好的女人。許多在內地出生與成長的年輕人,剛懂事時也被灌輸這種愛祖國如愛母親的感情。
然而,「昨夜的風」來了。張貼這首詩的時候,應該還沒有到六月四日,也就是屠城尚未開始,只不過,戒嚴令已下,軍隊也開進北京了,北京城尤其是大學校園區,已嗅到了腥風血雨的氣味。這一陣腥風,把「人民共和國」的溫情面紗吹掉了,它還是一個愛人民的政權嗎?人民解放軍是人民的軍隊嗎?面紗吹掉及露出了一張四十歲女人的臉。四十歲女人的臉通常並不醜陋。但露出來的,卻是奇形怪狀的四十歲女人的臉。
為什麼是奇形怪狀呢?建立在謊言之上的傳媒,建立在灰燼之上的所謂鋼鐵長城,不願下葬的老人,滿不在乎的青年,還有那紛亂的價值標準,那人與人間的關係……真是「奇形怪狀」。讀了這首詩,經歷了六四,我與許多人在年輕時對祖國母親的愛,也就徹底破滅了。昨夜,香港,又讓人憶起那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