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10年百人誌<br>陳啓宗勸港人:勿塘水滾塘魚

回歸10年百人誌
陳啓宗勸港人:勿塘水滾塘魚

恒隆地產是首批投資內地的香港地產商,它的主席陳啓宗不時評論香港政經議題,像領匯上市受阻,他說「香港是全中國最共產的地方」;對於香港的院校,他又批評「一流科技,二流教授及三流學生」。香港轉眼回歸中國十年,他慨歎香港仍是「乜都以香港為本位,不屑放眼世界,北望神州。」 記者:高淑嫻

幾年前陳啓宗與八名恒隆的實習生共膳,席間他問誰認為自己的前途與中國分不開,豈料只有三人舉手,其中一人說自己的優勢是會說普通話,陳啓宗當場哭笑不得。他打趣說,若狠下心腸,當中大部份人都要即炒,不認為中國與香港前途分不開的人固然要炒;中國13億人全部講普通話,認為自己會說普通話是優勢更加抵炒。

港未來經濟發展繫於中國

陳啓宗坦言,回歸後香港經濟進步不大,中國走十步,香港才走一步。中國經濟體系是香港十數倍,「根本唔需要睇你,係你睇佢。」他認為,中國正在走自己的路,香港回歸與否,中國都會逐步放開市場予外資,港資不會獲得優待。
他接受訪問時多次強調,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繫於中國,「如果話19世紀,最重要嘅經濟發展係美國西部大開發,21世紀就係中國崛起,呢個係百年一遇嘅機會。」但他慨歎,香港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即使回歸十年,不少年輕人對於中國的重要性仍然茫然不知。
陳啓宗的兒子畢業後打算在美國紐約工作,問他意見,「我當時話好,但心裏面諗,如果你住耐啲,就戇居啦。紐約係叻仔最多嘅地方,你去同人爭,照鏡啦,你姓陳,叻極有個譜啦。」幸好兒子一年後請辭,主動要到上海闖一闖,陳啓宗才老懷安慰,讚兒子「蠢唔晒!」
陳啓宗認為,除了不法勾當黃賭毒,年輕人甚麼都可以在內地嘗試,為香港大企業到內地工作、替外資或國內企業打工或創業都可行。他指出,香港目前經濟屬於「塘水滾塘魚」,「七、八十年代喺香港搵錢確實容易,但隨着經濟發展越來越成熟,競爭越來越大,𠵱家要發達就冇咁易」。相反,中國經濟正急速發展,「學我咁蠢,跟住個大潮流走,行行吓都搵到餐啦。」
其實,恒隆地產在內地的發展又何止「搵到餐」。恒隆92年開始涉足中國地產市場,主攻上海,現有恒隆廣場及港匯廣場兩個收租項目,近年將投資擴展至瀋陽、濟南及無錫等二線城市,至今在內地投資230億元,接近陳啓宗早年定下明年底前在內地投資300億元的目標。

師承新鴻基創辦人郭得勝

恒隆在內地的發展策略,有別於其他香港地產商。其他地產商涉獵售樓、收租、碼頭及零售等不同的範疇,恒隆只經營收租物業,專心發展大型商場及寫字樓項目。陳啓宗表示,這個做法是師承新鴻基地產創辦人郭得勝。
他指出,新地成功的原因在於專一,七、八十年代只發展本港地產市場,事實證明香港當時的發展潛力最優厚,其他城市望塵莫及。可是,「今日世界競爭激烈,能夠喺一個領域做得好,已經相當唔容易。只要喺適當時候、適當地點做好一樣嘢,就可以成功。」
「正如恒隆92年開始入中國,我們決定只做一個地方(上海)。」陳啓宗指出,在中國做生意,需要跟很多人打交道,恒隆選擇專心致志。近年在上海站穩腳步,便將版圖擴展至其他城市,大方向是「香港賣樓,內地收租」。
話雖如此,恒隆近年把大部份資源投放於內地,並不積極在香港吸納新的土地儲備,待售樓盤包括西九龍碧海藍天貨尾、君臨天下及未開售的浪澄灣,全部是現樓。陳啓宗強調,恒隆無意收縮香港業務,只對市場情況作適當反應。
陳啓宗解釋:「人哋喺香港投資一元賺一元,恒隆可以照樣做到;但人哋喺中國投資一元賺一元,恒隆可以賺到個二,咁點解唔做?」其次是香港市場競爭激烈,大型地產商超過十間,「有正嘢,十幾間去搶,正嘢都變唔正啦!」
回歸10年倒數26日

陳啓宗檔案

年齡:57歲

學歷:
美國南加州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碩士
上市公司職銜:
恒隆地產及恒隆集團主席,72年加入集團

公職:
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副會長、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亞洲協會副主席兼其香港分會主席、國務院屬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會顧問

家庭狀況:已婚,育有兩名兒子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恒隆92年開始涉足中國地產市場,並主攻在上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