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不論在本港或海外進行激光、射頻等具一定危險程度的美容療程,醫療保險未必承保,一旦療程出現問題,不但花容有損,更要自掏腰包負擔日後巨額醫療費。
世運保險顧問主席羅少雄表示,現時醫療或意外保險,一般只包括因疾病或意外引致的所需治療,必須在本港範圍進行才獲賠償;若投保人到海外治療,必須獲專科醫生轉介,證明本港沒有有關設備或醫生提供治療。
海外美容不受保
他指因為美容療程並非必要,本港九成以上的醫療保險,承保範圍不包括美容療程;由美容院內非醫生轉介到海外進行,轉介並不獲保險公司承認,更加不會受保。市民可自行與保險公司商討,要求保險公司提供有關保障,但公司為客人度身訂做保單,保費一定昂貴。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表示,外國對醫療的規管未必如本港般嚴謹,市民不要期望一定有保障;若當地沒有相應法例,市民出事後可能投訴無門,更加沒有賠償。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