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粿條 - 蔡瀾

炒粿條 - 蔡瀾

「你要的那檔炒粿條,老板說什麼也不給拍!」香港資料搜集的先頭部隊Makar說。
「怎麼一回事?」我有點詫異:「回頭再給你電話。」
說完請弟弟蔡萱走一趟,問清楚理由後報告:「老板已經訂好位子,要到台灣去旅遊,不過他說日子確定的話,遲一班機走。」
即刻又通知Makar,可以拍了。下機後第一站就趕到丹絨禺十樓熟食中心去。看到炒粿條的老朋友,他一直抱歉,說增加我許多麻煩,其實,搗亂他生活的人,還是我。
「怎麼那麼多地方不去拍,找到十樓來?」他問。
好像十樓是什麼平凡地區,其實它是新加坡的最早政府樓之一,當年建的很高,已經有十層樓,所以當地人只用十樓來叫它。
「你是什麼時候在十樓做起的?」我問。
「十樓有多久。我就做了多久,三十幾四十年了吧?」
「一直做同樣的炒粿條?」我問:「我要的,就是這種不變的美味!」
他笑了:「怎麼拍,隨便你。」
「不必管我們,你做每天做的同樣事好了。」我說。
下豬油,加蒜茸,放入油麵,再加一點粿條,那就是廣東人叫的河粉了,炒粿條並不以粿條為主,麵多過粿條。
加點水,不然太亁,翻兜了幾下。這時可以放醬料了:黑色帶甜的濃醬油、辣椒醬。把粿條的中間鏟出一個空位,又加油,把臘腸片、魚餅、豆芽、韭菜等配料爆香,又和粿條一起大炒一番。
最後的步驟,才把這碟炒粿條的靈魂螄蚶放進鑊,它要保持血淋淋,肥肥胖胖,一過火,就亁亁癟癟,一點也不好吃。
香噴噴的炒粿條大功告成。女伴們吃了,說道翻出秘密武器豬油渣來。
整個過程一絲不漏地記錄,學習容易,大師教出來的,你已是高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