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黨調查中小學生受黑社會滋擾的結果發現,超過5%受訪學生在校內曾受自稱黑社會的同學踢入會;逾六成學生會向校長及警方求助,無奈學校普遍為保校譽,不願轉介警方跟進。政黨指警方「一校一警察」計劃「縮水」,令飽受校內黑學生滋擾的學生,活在恐慌中不敢求助。 記者:林社炳、麥志榮
民建聯上月以電話抽樣訪問524名小四至中七學生,另訪問164名學生家長。結果有21.8%受訪學生,表示曾受校內黑學生滋擾,當中有24.6%更被「踢入會」,即佔受訪者總數5.36%。受訪學生表示,如受到校內黑學生滋擾,有33%會報警求助、31.7%向校長或教師求助,只有12.8%告訴父母。
一校一警 名存實亡
身兼前線社工的民建聯保安事務發言人譚榮勳指出,曾有一名在西九龍就讀中四的學生,多次受到校內懷疑黑學生滋擾,最初向校方求助,但校長只派出兩名教師,放學時監視及將可疑黑學生驅趕至遠離校園的地方。他說,「學生家長多次要求校長報警,但校長一拖再拖,擔心有損校譽。」他表示,這種「家醜不外揚」的心態,在學校極之普遍。他批評,多年前實施的「一校一警察」計劃,除黑學生問題較嚴重的屯門外,全港大部份學校的有關計劃,實際上已名存實亡。
上周五有五名學生被黑社會分子圍毆的何文田余振強紀念中學。該校校長趙正葵指,校內無學生受黑社會滋擾,事件發生後已即時召開緊急會議,跟進輔導。日前更請來警方代表,呼籲同學若受威嚇,可向警方求助。他指校方一向有留意學生有否被黑社會招攬的問題,每年都請來一批已改邪歸正的「黑學生」及「黑社會大佬」,以過來人的身份向同學揭發黑社會的陰暗面,以免學生被表面威風所迷惑,誤入歧途。
警方發言人表示,學校聯絡計劃實行逾20年,旨在防止青少年犯罪。1995年學校聯絡主任增至25人。2001年8月再設33名中學聯絡主任,旨在減少青年群黨生事。警方會加強與學校、社工及家長聯繫,防止青少年誤入歧途。不過未能提供學生被黑社會滋擾,及「一校一警察」計劃的數字。
中小學生受黑社會滋擾調查
在校內曾否遇過黑社會分子
有:114人(21.8%)
沒有:410人(78.2%)
在校內受黑社會滋擾求助途徑
報警求助:173人(33%)
找校長或教師:166人(31.7%)
向家人求助:67人(12.8%)
找駐校社工:62人(11.8%)
向同學求助:56人(10.7%)
資料來源:民建聯調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