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性支架減心臟病病發<br>每個約15,000至20,000元

新藥性支架減心臟病病發
每個約15,000至20,000元

【本報訊】去年全港共進行了逾6,300宗俗稱「通波仔」的血管擴張手術,以支架支撐已收窄的血管,預計今年個案數目會再增加10%至15%。本港早前引入新一代藥性支架,可將血管再次收窄的風險減低47%,有望進一步提高手術成效。公立醫院於今年3月引入該類支架,每個約為15,000元至20,000元,需由患者支付。

未必所有患者適用

心臟科專科醫生何鴻光表示,新一代藥性支架能有效控制藥物釋放的時間,抑制細胞增生,從而減低血管因組織增生而再次收窄的風險。一項外國臨床研究顯示,患者在植入新一代藥性支架9個月後,因血管再次收窄而需要重做通波仔手術的比率,較採用上一代藥性支架減少47%;在手術後9個月內出現心臟病發等嚴重心臟事件的比率,也相對減少了50%。
但何鴻光強調,新一代藥性支架可提供的尺寸選擇較少,所以未必所有患者均適用。香港浸信會醫院心臟中心心導管室主管林家慶指出,在較複雜的血管病變患者身上使用藥性支架的安全性不詳,或需進行較多研究。
39歲的司徒家明於03年發現其三條主要血管,分別閉塞了99%、95%和58%,情況嚴重,隨即分開兩次手術,植入合共六個藥性支架,現已康復。他在11、12歲已開始吸煙,又喜吃內臟和不做運動,至發病後才改變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