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突然宣佈將股票買賣印花稅調高0.2個百分點,這一招確實為內地及港股即時帶來冷卻效果,但這個短暫影響過後,H股及A股卻出現背道而馳現象,內地股市仍反覆偏軟,但港股(尤其是H股)卻加速升勢,似乎符合不少市場人士所估計──H股將逐步走向A股股價水平。
總結上周深圳A股及上海A股指數分別下跌8.6%及4.3%,反觀H股指數則仍有2%進賬,由於A股下跌而H股上升,兩者股價自然有所拉近,公路、航運及保險股H股較A股股價折讓大多收窄。筆者認為A股與H股市場的背馳只屬短暫現象,早前本欄亦曾就兩個市場的監管、投資者性質及股份供求令H股較A股折讓的原因作分析,在此不作重複。
從近期市場訊息及政府政策顯示,近日H股跑贏A股料與資金因素關係最大。政府擴大QDII產品投資境外市場,在股票投資方面則港股暫為唯一合乎規定的市場,因此,這些資金亦可令估值較吸引的H股股價逐步受刺激。相反,由於A股持續急升,同一企業的H股遠較A股股價為低,自然亦吸引內地一些股民對H股追捧,但由於內地居民受限制不能直接投資港股,因此,若這方面的資金不斷湧進,政府料不會坐視不理,而加強追查違規資金將有助市場回復正常化,因此,H股與A股不會持續相反走向。
事實上,若流入的資金屬於對港股缺乏認識、純粹跟風炒賣的內地股民,一有風吹草動,他們可能因為不理解港股情況而變得更加敏感,令港股波動性增加。
雖然內地冷卻股市政策所使用的「排洪」措施對港股有利,但調控措施對內地股市造成的壓力,港股實難獨善其身,只是程度上與A股有所不同。除了這個整體關係之外,對個別行業及股份的影響亦甚為明顯,筆者於上周三收到一位持有中國人壽(2628)股份的投資者來電,她所擔心的問題正正是內地股市急跌對中國人壽股價的影響,由於目前內地保險公司在股票投資上只局限於內地,A、B股急跌對集團投資回報難免有影響,而中國人壽目前亦是重磅H股指數之一,加上平安保險(2318)亦將於明天起成為恒指成份股(所佔比率暫不足2%),因此,A股市場與H股個別股份及指數關係不可能長期脫節。
基建電訊股接力炒
調高股票買賣印花稅確帶出政府對調控內地股市決心的訊息,令投資者對市場任何可能出現的調控消息,例如徵收資本增值稅、國有股減持等的戒心提高,但筆者仍相信寬緊調控政策方向不變,因此,內地股市及H股走勢將變得更加波動。H股指數短期料在10200至11200點內上落。
繼中石化(386)帶動H股指數上升之後,保險股於上周五接力推高指數,而其他對指數影響不大的房地產、航運股亦錄得可觀升幅,短期料由基建、電訊股接力,中國交通建設(1800)、中國聯通(762)現水平具吸引。保險股及航運股料仍有進一步上升空間,中海發展(1138)的運載力增加及運載產品擴大至鐵礦石均有利盈利增長,仍為候低吸納之選。筆者對中國人壽、中國財險(2328)的買入評級維持不變。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中國交通建設(1800)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