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仍活在恐懼中<br>五大右派逐個講:章詒和之父獻策被打成大右派

知識分子仍活在恐懼中
五大右派逐個講:章詒和之父獻策被打成大右派

今年是中共發起反右運動、大規模打擊異見言論50周年。經歷了50年的滄桑,多少知識分子依然生活在言論有罪的恐懼中;經歷了50年的風雨,多少民主黨派依然屈服在中共一黨專政的淫威下;經歷了50年的歲月,多少左禍、多少民族浩劫依然未喚醒執政者的道德良心。本報今日起推出系列報道,關注海內外要求徹底平反右派、否定反右運動的進程。

在中共中央不准平反的五大右派中,中國民盟前副主席章伯鈞被排在首位。他是安徽桐城人,曾參加北伐和抗日,中共建政後擔任交通部長。1957年5月21日,在中共中央統戰部舉行的第八次民主黨派座談會上,章伯鈞提出著名的「政治設計院」建議。
章伯鈞說:「我看政協、人大、民主黨派、人民團體應該是政治上的四個設計院。應該多發揮這些設計院的作用……今後有關國家的政策、方針性問題,多聽聽多方面意見。如果黨內一決定,就那麼幹下去,是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的。」章因此被打為右派,並與羅隆基被指為「章羅聯盟」首腦。1969年,章病逝於北京。

反右運動大事記

27/04/1957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號召各界人士幫助中共「糾正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宗派主義的錯誤的思想作風」

08/05-03/06/1957
中共中央統戰部召開10多次民主黨派負責人座談會,會上提出「政治設計院」、「平反委員會」、「黨天下」等意見

15/05/1957
毛澤東撰寫《事情正在起變化》一文,印發給中共高層,要求開始注意批評修正主義,靜觀右派的進攻

08/06/1957
《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這是為甚麼?》,指摘右派企圖是打翻社會主義事業,標誌反右運動開始

15/10/1957
中共中央發佈《關於劃分右派分子標準的通知》,此後官方稱55萬人被劃為右派、受到懲罰

08/04/1978
中共中央批覆統戰部報告,同意「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至1980年右派平反工作基本結束,但章伯鈞等五大右派「不予改正(平反)」

反右四問

1.甚麼是反右運動?
反右運動是中共建政後於1957年發起的第一場群眾性大型政治運動,先是號召各界人士、群眾給共產黨提意見,然後整肅相關人士,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稱之為「陽謀」,標誌是當年6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這是為甚麼?》。

2.中共當年如何劃分右派?
1957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發佈《劃分右派分子的標準》,凡有反對社會主義制度、反對無產階級專政、反對共產黨領導等言行,都被劃為右派。官方後來聲稱,有55萬人被劃分右派,但民間估計逾100萬人受影響。

3.反右對中國造成甚麼影響?
反右時擔任中共中央統戰部長的李維漢曾表示:「全國55萬餘被劃為右派分子的人,半數以上失去了公職,相當多數被送勞動教養或監督勞動,有些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反右的結果,令知識分子慘受蹂躪,自此噤若寒蟬;民主黨派成為中共執政的花瓶,完全邊緣化。

4.中共後來怎樣評價反右?
文革結束後,中共雖為絕大多數右派平反,但維持反右運動「是完全正確和必要的」結論,認為問題只在於「嚴重擴大化」而造成不幸的後果。

黑色幽默:上廁所換來20年牢獄

話說反右期間,中央要求新聞、文化等多個部門各自交出一定額度(即數目)的右派分子名單。北京某報社被分派十個名額,其間報社領導如何計算來計算去,亦只有九個人符合條件,還差一名,於是召集所有員工開會。但會開了一整天,也沒有人肯開口說誰誰誰是右派。其間,一名編輯人員憋了一整天,實在忍不住舉手要上廁所。結果,他上完5分鐘廁所回來後,卻被扣上右派的帽子。5分鐘換來20多年的牢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