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李英愛、金毛鬼妹衞蘭、結他三劍俠……你認識他們嗎?他們是一班巡迴某大地產商商場的駐場歌手(綽號則為坊間流傳兼筆者道聽塗說),他們唱《大哥》似衞蘭,唱《浮誇》青筋似陳奕迅,合乎一般商場遊客的基本要求:有人現場唱歌,OK好聽,好過睇大電視播的無聲新聞台,等人都冇咁悶。二人男子樂隊A-Day就有點不同,新碟《一天…》中翻唱了兩首歌,《人生可有知己》不像關淑怡,《緣份》由男女合唱變麻甩獨唱,但A-Day卻有機會出碟,還有大公司負責發行。
首次出碟的A-Day其實已身經百戰,他們逢周日在露天的赤柱音樂街,日曬雨淋,唱了兩年多,起初這兩位沒賣相、不知名的男子唱自己創作的歌,反應順理成章地差,後來放下理想遷就巿場,主力唱別人的歌,反而吸納到擁躉。處男碟《一天…》掛正A-Day招牌,八首自家及兩首翻版作品得以唱片形式記錄,不用再像已被取締的赤柱音樂街般煙消雲散。
A-Day走簡單的結他路線為主,風格有點像10前年的三人樂隊BlackBox,不過是成熟版,沒有BlackBox的清爽假音,換上近年本地罕有滄桑味道。A-Day版本的《人生可有知己》,不像關淑怡版本的獨身女人內心煎熬,沙啞的男聲彷彿歷盡滄桑,人潮熙來攘往的聲效也呼應到主題;《大了》則是《人》曲的變奏,A-Day以第一身表達在成長的感慨,兩首歌是他們有感而發的兩聲歎息。這種滄桑蔓延到陰沉的《火化》,麻甩聲線遇上重型的結他,末段的副歌唱得有點像夏韶聲。
忽然rap兼唱國語的《爸爸》,突然抹去香港味道,風格像北京band溝台灣rock友,節奏輕快,用兒子教爸爸學電腦的故事帶出兩代人的代溝,感覺相當真實。《敢想》則是差不多每隊本地樂隊必備的「我們的主題曲」,講理想擁抱明天,特別之處是A-Day相對較遲出道,經歷多了,明白「每一個理想未必也實現」,味道和說服力兼備。
當今香港樂壇不是男唱女腔的歌手太多,就是充斥聲帶未發育的青少年歌手(俗稱雄性雞仔聲),完全忽略了張敬軒對上、張偉文對落的都巿人心聲,A-Day無論在音樂內容和聲線,都填補了這個空缺。A-Day雖然以indie樂隊身份打入樂壇,但作品卻很有流行元素,相信不難打動大眾。
撰文:皇后大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