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美債孳息升有隱憂 - 潘國光

投資名言:美債孳息升有隱憂 - 潘國光

「風險胃納高企」正好形容現時投資巿場的狀況。宏觀基本因素穩健、巿場波幅率偏低,造就資金流向較高風險的投資項目,包括股票、商品、高息外幣及高息債券等。與此同時,傳統的避險投資工具美國庫券卻錄得跌幅,近日10年期美債孳息率升至4.87厘半年高位。

雖然我們的投資模型顯示,未來6至12個月,環球股市仍處於牛市階段,不過假如孳息持續攀升,將會增加我們對短期股市及滙市表現的戒心。
近期美國公佈了一系列較預期為佳的經濟數據,反映經濟增長動力未如預期般悲觀。上周聯儲局公佈5月份議息會議紀錄亦顯示,聯儲局官員預期,美國經濟可望於2008年重拾增長動力,通脹將仍是重要的經濟威脅。消息公佈後,巿場降低了對聯儲局短期內減息的預期,美國庫券進一步受壓。花旗集團預期,聯儲局減息的時間,將有機會由今年的第3季推遲至第4季。

美元資產需求減少

1999及2003年的數據顯示,當巿場是基於美國經濟增長較預期強勁而拋售美國庫券,孳息率在這情況下上升,會吸引投資者吸納美元作為套利交易,短線對美元有利。然而,隨着美國庫券的主要買家——亞洲多國的中央銀行,包括中國、印度和馬來西亞,紛紛容許本土貨幣兌美元升值,這不但有助抑制對美國龐大的貿易順差進一步拉闊,變相亦降低了央行累積美國庫券作為外滙儲備的需要。
以中國為例,上月人民銀行進一步放寬人民幣兌美元的單日最大波幅至0.5%,導致近期人民幣的升值壓力上升。在亞洲貨幣升值的背後,更深層的意義是亞洲央行對美元資產需求減少。附圖可見,由1998年至今,由於美國貿易赤字於近年與日俱增,當亞洲貨幣升值時,往往令美國孳息率同樣出現上升壓力。因此,近期以人民幣為首的亞洲貨幣出現升浪,好可能是美債孳息上升背後的一大原動力。
對於股票市場而言,假如長期利率上升,將會降低股息派發以至股票投資的吸引力。以美國標普500指數為例,現時其盈利率(Earning/Price)達5.55%,與10年期國債孳息率約4.87%相比仍具較佳的吸引力。可是,假如美國長息持續攀升的話,對股市的壓力將會逐漸浮現。

股市壓力逐漸浮現

孳息率上升,間接亦增加企業或投資者借貸的資金成本。企業借款的利息,通常以長債券息率作基準,再加上一個因應信貸質素而定的溢價。現時,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狀況良好,一些次等信貸質素的資產,包括高息債券的息差收窄至自1996年以來的低位。因此,現時投資者就持有高息債券所要求的息率保障非常低,亦凸顯了對承受風險的進取態度。一旦孳息進一步攀升,又或有突發的企業信貸負面消息出現,高風險投資市場勢將會面臨重大的調整壓力。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