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你三分鐘<br>我想話你知...要離開這支大提琴,我會很傷心

阻你三分鐘
我想話你知...要離開這支大提琴,我會很傷心

鮑力卓的Guarneri古老大提琴,比他與管弦樂團今晚合奏的海頓名曲早半個世紀誕生。 撰文:冼麗婷 攝影:黎樹雄

今晚我在大會堂演奏海頓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拉動的那支323年歷史老琴,是意大利著名製琴師AndreaGuarneri1674年用楓木製成。從意大利、倫敦到香港,三世紀的流轉,老琴的故事,令人陷於無限回憶,為之着迷。

………………………………

14年前,我帶着一支價格便宜的大提琴加入香港管弦樂團,努力地讓她發揮最好的音色。後來,一位熱愛音樂藝術的女士,慷慨地給我樂器贊助,讓我十多年來的演奏事業,不斷改進。
去年五月,她再次贊助我到倫敦選購大提琴。30至40支世上最好的大提琴放在眼前,我逐一看着、拉着。有一支煥發金啡顏色的古老提琴,給我特別感覺。她就是Guarneri1674年製成的心血作品。抱着她,我用價值10萬元的琴弓在胸膛拉動幾下,你知道知音的共鳴是怎樣嗎?提琴在我手上發出完美無暇的廻響,每一個音符,清晰不含糊,不遲半秒;她讓我自由表達感情,釋放心底感覺。她靈魂的聲響,彷彿來自我心,徹徹底底是我所渴想的。當刻,有比她更貴重、歷史更悠久的大提琴放在眼前,但我就是單單喜歡她。

………………………………

大提琴買回家以後,我有更驚訝的新發現。英國名傳50年的著名大提琴手DerekSimpson,原來曾是這支Guarneri老琴的物主。小時候爸爸經常在家裏播放Simpson的音樂帶,優美琴音,常在心間。如今,耳畔熟識的老提琴竟然戲劇性的傳到我手上,試音時陌生又稔熟的琴音,今天想來,如夢初醒。
AndreaGuarneri當年製造了14支大提琴,300多年戰爭流徙,存世的仍有八支。我為提琴購買保險,但說到售價,我就是儲蓄50年也買不起。
老琴聲調,與琴木有關。琴面用堅硬的楓木製造;側面優美曲線及琴背,用較柔軟的楊木。共鳴箱裏面寫着Guarneri家族製造字句。琴面一條一條深刻直紋,和底部深深淺淺的歲月痕迹,300多年的音樂靈魂傳留至今,我很明白,就是我有足夠金錢把琴買下,她都不應該屬於我的,我只能是她暫時的監護人,責任是好好演繹這支風華正茂的好提琴,好好保護她。說不定,她將要多活100年、200年……

………………………………

馬友友其中一支大提琴是DavidoffStradivarius1712製成的;著名大提琴家王健擁有的Amati,比我的Guarneri還要老30至40年。在製琴歷史上,Amati是Guarneri的老師;Guarneri則是Stradivari的老師。有一次,我與王健彼此試拉對方心愛的大提琴,他竟然說:「我喜歡你的。」而我,心裏終究是喜歡自己的大提琴。
一年來,我與老琴合作無間;每一場表演,那位贊助我的女士都會到來靜心細聽。Guarneri讓我以新角度學習演奏新技巧,提升演奏水平,這是我與贊助人最高興的地方。如果有一天我要離開這支大提琴,我會很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