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局爭腎 籲捐器官<br>捐腎騷騙倒全世界

假局爭腎 籲捐器官
捐腎騷騙倒全世界

過去一星期,荷蘭一個準備播出的捐腎真人騷成了過街老鼠,要三個腎病患者「玩遊戲」爭腎,實在不道德也殘忍。在罵聲和爭議聲中,這出位節目前晚(周五)如期播出,卻在臨公佈結果的一刻真相大白,原來整件事只是一場假局,目的是要令人關注荷蘭捐贈器官嚴重不足的問題,令120萬觀眾和全世界人都被騙倒。

公營頻道BNN的《大捐贈者真人騷》(TheBigDonorShow),事先張揚會有一位叫「麗莎」的37歲腦癌絕症患者,從三個腎病患者中挑選一人,將腎捐給他。公眾聽見要腎病病人玩「殘酷一叮」,大表反感,外國輿論也指摘真人騷越墮落越快樂。

演員假扮患腦癌捐贈者

節目播出時,「麗莎」宣稱只剩6個月命,因為有好友腎衰竭死亡,才決定死後捐腎。她事前在25個血型脗合腎病患者之中,篩選出3人出席節目,原則是要在50歲之下、不吸煙、有工作,及不太年輕,因為年輕病人還有機會等到移植腎臟,她還惟恐天下不亂地說了句「感覺自己像神一樣」。
兩女一男「參賽者」出場,分別是3次換腎失敗的36歲埃斯特──克萊爾(Esther-Claire)、29歲夏洛特(Charlotte)和2次換腎失敗的19歲文森特(Vincent)。節目初段播出三人的生活片段和親友訪談,解釋他們如何急需換腎,然後叫觀眾投票。
夏洛特得票最多,「麗莎」之後先淘汰埃斯特──克萊爾出局,指她的生活最圓滿,相對最不急需新腎。就在她要宣佈腎臟誰屬的緊張時刻,主持洛廸爾斯(PatrickLodiers)突然插嘴宣佈,這節目其實是個假局,目的是提高公眾的器官捐贈意識,及向政府施壓改革器官捐贈法,「麗莎」其實沒有病,是個叫赫賓克(LeonieGebbink)的演員,三個「參賽者」卻是如假包換的腎病患者,自願參加這假局。

「令實在的問題受國際關注」

現場觀眾知悉真相時,起初驚訝得一片死寂,但當節目播出批評片段,看見外界被愚弄發了空炮,登時爆發滿堂笑聲。洛廸爾斯說,其實「現實最令人震驚」,因為荷蘭一年有200人因為等不及換腎而亡。
BNN主席德里利希(LaurensDrillich)說,他們設計這假局一年,想不到會這樣成功,「我們令一個真實存在的問題受到國際關注」。
當地《電訊報》大字標題「他們愚弄全世界」,令「荷蘭寫下電視史上可怕的一頁」。不過,合製節目的Endemol公司負責人勒默爾(PaulRoemer)指他早料到節目會引起怒吼,但為引起關注有需要這樣做,事實也證明當晚有12,000人響應節目呼籲,申請器官捐贈卡。
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美聯社

話你知:荷蘭器官捐贈率低

荷蘭是全歐洲器官捐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每年平均只有200人死後捐腎,而英國、西班牙、意大利、法國等,每年都有約二千人死後捐器官。估計荷蘭每年缺少500個腎臟。

換腎平均等候4年

荷蘭去年有1,421人輪候換器官,主要是腎臟,去年全國進行567宗從死者得來的換器官手術,約250人因等不到器官而死亡,當中約200人為腎病患者。荷蘭腎病病人基金會數據顯示,現時有1,088名腎病患者輪候換腎,平均等候4年。
荷蘭器官捐贈率偏低,是因為法例沒有假定不主動提出反對就願意捐器官,自1998年起,荷蘭國民18歲生日都會收到一張器官捐贈登記表,讓他們表達對死後捐器官意願,12歲或以上小童亦可主動登記。措施實行9年後,全國1,690萬國民中,只有1/3人交回表格,當中47%人表示願意捐、10%有條件捐贈、10%表示交由家屬作決定、33%不捐。
德新社/法新社/英國《獨立報》

腎病病人克林格(左)大讚節目宣傳效果一流。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