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長者退休後入住護老院,身邊沒有家人照應,生活圈子狹窄,過着單調乏味日子,荃灣荃景圍便有近1千名長者居住老人院舍。香港青年協會「荃景青年空間」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3萬元推行探訪活動,動員區內的親子及青少年義工,向長者送上關懷,讓他們感受到人間溫情。
「荃景青年空間」中心主任孔令基表示,荃景圍內有5間私營護老院,為逾1千名長者提供服務。居於院舍的長者平日大部份時間獨自一人,政府及社會資源有限,院舍為長者提供的服務及活動不多,該中心有鑑於此,由去年11月開始,發動區內的親子及青少年義工團,為區內護老院舍長者提供持續性探訪及支援。
多次戶外參觀及探訪
孔表示,親子護老大使是由家長及其子女組成,與被配對與被推薦長者組成一起,半年內透過多次的戶外參觀及院舍探訪,實踐跨代接觸及交流。
親子護老大使及青年義工曾兩次出動,前往區內5間護老院探訪及表演,另陪同長者到香港歷史博物館、星光大道和南蓮園池等參觀,誘發長者憶起年輕時的愉快回憶。長者們對一連串的活動讚不絕口,其中張婆婆及黃婆婆異口同聲表示,「最開心係有得玩之餘,仲有人陪我哋出出入入,上車落車又有人扶,成日都有人同我地傾偈。」
護老大使在活動中,須搜集同組長者的故事元素,與長者共同創作一份作品參加比賽,作品內容圍繞是次活動的所見所聞。早前「荃景青年空間」就比賽舉行嘉許及頒獎典禮,除總結過去半年的活動外,更嘉許傑出義工及公佈由各參與者投票選出的「我最喜愛的作品」。
與長者建立深厚感情
在場不少親子護老大使均表示,為期半年的活動雖已結束,但與被配對的長者已建立深厚感情,彼此交換了電話號碼,日後會繼續保持聯絡,其中葉太及其女兒炯琳笑言,已相約杜婆婆飲茶,「我哋約咗遲啲一齊包糭食呢!」至於長者們則紛紛大讚,「個活動好有意義,我哋好似多咗幾個屋企人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