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富婆,坐擁千億家財,除了花在風水猛男的身上,還有沒有沒那麼庸俗的別的事情可做呢?
法國梵爾賽宮準備修葺瑪麗安東尼住過的涼亭,但經費不夠,須要籌款。錢從哪裏來?政府想重新研製皇后瑪麗安東尼當年使用的香水,全球限量發行,只出產十瓶,每瓶售價七千鎊,目標是大西洋兩岸的有錢人。
因為這位皇后的品味、衣着、鞋飾,曾經帶領過歐洲的潮流,下場淒慘,法國人認為她是十八世紀的戴妃。但是,香水賣來的錢,對於修繕的大計劃,只是杯水車薪,他們需要更有財力的人。
美國一個富婆知道了,馬上響應。她名叫嘉芙蓮,平時癖戀法國文化,辦公室放的全是法國搜羅來的骨董:沙發、椅子、郵票夾、名畫,每件東西都價值連城,全經悉心布置,因此擺出來的,不是珠三角豪宅的那種金柱加雲石中國小農式仿路易十四的奢華,而是專家鑑定,全屬大革命前的古典。
嘉芙蓮帶領來自梵爾賽的專家,到她的會所參加晚宴,發表演講,結識紐約的名流。入場券每位一萬美元,衣香鬢影,高朋滿座,食物昂貴而簡單,沒有鮑參翅肚,但有上好的香檳,切成小片的麵包和魚子醬,和現場演奏的豎琴。主菜過後,請賓客靜一靜,梵爾賽宮的專家要發言,呼籲捐款,晚宴的收費全歸修葺梵爾賽宮的善款。
嘉芙蓮人脈通天,除了大型晚宴,又安排了好幾個雞尾酒會,令兩個法國專家馬不停蹄,辛苦沒有白費,紐約一行所得的錢,已足夠他們開始手頭的計劃。
嘉芙蓮沒有要求梵爾賽哪間大廳修繕之後要以她命名,也沒有搭單要求贈送幾套梵爾賽原裝宮廷家俬。全歐洲要花錢的古跡,還有很多,嘉芙蓮說,能幫忙的,她一定盡力辦到。
慈善籌款,不一定都要賑濟給水災之哭哭啼啼,「為善最樂,福有攸歸」、「好心得好報」,由電視藝人唸五十年不變的獨白,再播一段孤兒寡婦的短片,博取師奶的廉價淚水,好似慘絕人寰的樣子。慈善也可以很高尚,而且局限於小圈子,只為了紀念一個二百年前的皇后,而且,那限量發行的十瓶香水,競投人的身份,她會參與嚴格的審別,強調只賣給大西洋兩岸的人士,至於遠東,暴發戶與狗,不得內進嗎,她沒有說,但願還包括日本和一點點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