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洵瑜報道】威爾斯親王醫院完成領錯遺體事件的調查,報告指當日負責的殮房員工未有按照指示,核對停屍格及遺體上的死者資料,加上領取遺體的家屬可能看不清楚遺體,導致錯誤發放同一屍格的另一名死者的遺體。報告建議威院應提早實施數碼化認領遺體,日後認領遺體時,員工及家屬均要讀出死者的姓名及身份證號碼,以防再錯。
未提及處分職員
威院本年3月29日發生領錯屍事件,兩名死者分別是88歲周偉雄及77歲黃×鴻,遺體因停屍格不足而被放於同一格。黃×鴻遺孀當日到殮房領屍時,員工卻未按指示核對停屍格外及遺體身上的手帶資料,誤把周偉雄遺體給與黃妻認領,當時家屬也可能未有看清楚遺體,最終領錯了周偉雄的遺體並已火化。
事件至周偉雄家屬4月11日領屍時才被揭發,威院展開調查,醫院管理局明日公布有關報告。
據悉,調查小組認為,員工未有吸取去年富山殮房領錯屍事件的教訓,殮房雖已有指引,卻未有跟隨。不過,事件雖涉及人為錯誤,報告卻未有談及有否對該名員工作出處分。
報告建議一系列改善措施,包括要求威院及早推行數碼系統識別遺體,遺體被帶上電腦條碼,減少人手之誤;增加該院殮房停屍格至100個,並規定認屍時,員工及家屬要讀出死者名字及身份證號碼以防領錯或有同名同姓死者,醫管局也會推行殮房資訊系統。
威院領錯屍調查報告建議改善措施
‧提早實施數碼系統識別遺體
‧殮房停屍格由56個增至100個
‧向員工提供更清晰指引
‧實施最後覆檢制度,由第二名員工再次覆核
‧領屍時殮房員工與家屬均要讀出死者姓名及身份證號碼,以防有錯
‧斥資240萬元推行殮房資訊系統,逐步電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