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踏入5至8月手足口病高峯期,上周證實一名學生感染EV-71腸病毒的沙田保良局瀝源幼稚園暨托兒園,再有多兩名學生感染手足口病,令總感染人數增至九人,衞生防護中心建議校方即日起停課兩周,防止病毒擴散及進行徹底消毒。 記者:張嘉雯
九名患者是七男兩女,分別來自三個班別,年齡由三至六歲,先後在本月5日至28日發病,出現發燒、口腔潰瘍、手腳有水泡、腹痛及肚瀉症狀,包括本月26日證實感染EV-71型腸病毒的四歲男童,各人毋須入院;其中五人,包括感染EV-71型的男童已痊癒,其餘四人情況穩定,衞生防護中心已搜集患者的糞便作化驗。
小朋友易互相傳染
此外,屯門世佛會觀自在幼兒學校12名年齡介乎兩至五歲的學生亦出現手足口病的病徵,患者為八男四女,當中未有EV-71個案;該校毋須停課。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指,小朋友不懂照顧自己,容易互相傳染手足口病,「佢哋唔知道衞生,成日拖手仔、錫嚟錫去、你攬我我攬你呀咁,就會傳染到。」他認為今年的情況不算嚴重。
衞生署的資料顯示,過去數周手足口病的求診比率均處於低水平,過去兩星期由私家醫生每周呈報的每1,000個求診中的比率,分別為0.8及0.9。而上周證實感染的男童是今年第二宗收到的EV-71型腸病毒感染個案,2004、2005及2006年分別有35、8及16宗個案。
5至8月高峯期
衞生署發言人說,手足口病常見於嬰孩及小童,是病毒性傳染病,每年5至8月是高峯期,多透過患者的糞便污染的食物而傳播,直接接觸患者穿破的水泡亦會感染病毒。發燒、紅疹及潰瘍會在一周內自動消退,併發症並不常見,但在罕見的情況下,此病會引發病毒性腦膜炎,若兒童出現高燒、活力減退或病情惡化,家長應及早安排子女就醫。
預防兒童感染手足口病貼士
‧保持空氣流通
‧飯前、如廁後,以及處理尿片或其他被糞便沾污的物品後應洗淨雙手
‧保持雙手清潔,被噴嚏等弄污後要立即洗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要掩蓋口鼻,並妥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兒童的用品應用1比99的稀釋漂白水清洗
‧病童應留在家中,直至完全康復後才回校上課
‧減少到人多擠迫的地方
資料來源:衞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