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前,據說夏佳理曾是董建華心目中的律政司司長人選,只是後來中央堅持起用梁愛詩。
回歸兩年後,梁愛詩不檢控胡仙的決定,觸發立法會對她提出不信任動議,時為自由黨副主席的夏佳理支持動議,黨友卻陣前受壓轉軚,改投棄權票。在議事堂上,夏佳理慷慨陳詞:「今天唯一的輸家只會是香港。」演說完畢,含淚離席。一年後,他宣佈告別政壇。
今天,夏佳理是香港交易所主席兼曾蔭權政府的行政會議成員。要他評價回歸十年後的香港法治情況,他說:「冇差到,從另一角度睇仲有進步。」 記者:陳沛敏
九七年回歸,夏佳理由港英時代的立法局議員,變身特區政府的臨時立法會議員,還要連跑兩場,先到露天舉行的英方告別儀式,再往中方堅持戶內進行的主權移交大典。那個晚上,達官貴人慘成落湯雞,幸好他們久經歷練,早有兩手準備。6月30日那天下午,夏佳理已將一套衣服送到儀式場地會展中心,會展中心也安排了地方,讓貴賓替換衣服。
發言批評梁愛詩決定
歷史一幕參與其中,夏佳理形容那刻的感覺是「眨吓眼就過咗十幾年」。說的是82年戴卓爾夫人訪華揭開序幕的15年中英談判,其間香港經歷87年股災、89年六四、波斯灣戰爭、92年彭定康來港推出政改方案。夏佳理自言向來樂觀,香港連六七暴動、八九民運這些危機都一一克服過去,他說當時沒理由不看好香港的發展前景。
法律界出身的夏佳理1988年晉身立法局。無論怎樣複雜繁瑣的法案,經他的「法眼」審議,都能做到巨細無遺,精確準繩,為他贏得Bill王的稱號。
對法例條文的謹慎認真,源自對法治傳統的尊重。但回歸後才不過兩年,特區政府卻爆出胡仙案的爭議。廉政公署揭發《虎報》篤數,律政司獨不檢控涉嫌串謀的星島集團前主席胡仙,律政司司長梁愛詩解釋是基於「公眾利益」,輿論卻嘩然。
立法會對梁愛詩提出不信任動議,掌權者發動保梁攻勢,官員和商界聯手向原先表態支持議案的自由黨施壓,自由黨在投票前夕就範轉軚。辯論議案當日,代表地產界又是自由黨副主席的夏佳理發言批評梁愛詩的決定,令人質疑法律面前貧富並非平等,事件更關乎港人「一直以來培養和珍惜的法治精神」。最後,他拋下一句「基於我對自由黨及《基本法》的尊重,請恕我不能繼續參與今日的辯論。」就離席而去。
翌年的千禧年,夏佳理做了兩個重要決定:離開合作了25年的胡關李羅律師行自立門戶;宣佈放棄角逐立法會議席。兩年後,酷愛賽馬的他登上香港賽馬會主席之位,任內落實了足球博彩和改變博彩稅徵收方法的建議。2005年董建華下台,夏佳理獲新特首曾蔭權邀請加入行政會議,再踏政壇。
港人關注法治不放鬆
回歸十年一晃眼就過了,回看當日在立法會為法治慨慷陳詞、黯然離席,夏佳理說:「當時有人覺得事件對香港司法制度係一個嚴重傷害,我當時都覺得係嚴重,但並非世界末日……香港嘅司法制度基礎好,每次有打擊,因為基礎好,反而可以強化(制度)。」他認為,回歸後法治沒有倒退,從另一角度看反而有進步,例如取代英國樞密院在本港司法制度角色的終審法院,其判案水平就獲得國際認同。
對於回歸後多次釋法對香港法律制度造成的衝擊,夏佳理強調,根據香港普通法傳統,解釋法律是法官的工作,不是立法機關的工作,本港法律界對釋法的強烈反彈可以理解,「但要面對現實,中國係有咁嘅權。」夏佳理相信,對法治的堅持,港人絕對不會放鬆。
後記
要夏佳理提供10年來值得紀念的照片,他選了一幅去年印成聖誕卡送給朋友的三代同堂全家福(圖)。他的大部份子女已經長大成人,有的定居英國,有的家在菲律賓,有的四圍飛,很少聚首一堂,「我哋都唔知當日會全部人喺香港,今日影完相聽日又各散東西。」另一幀他特別喜歡的照片,是愛駒翠河勝出賽事,他拉頭馬的威水相,「隻馬幾生性……」
回歸10年倒數32日
夏佳理眼中的……
《彭定康聰明政治家》
是個十分聰明、很有本事的政治家。以前的港督,不曾有這樣的人物。他當時放權給公務員,讓公務員在決策方面有較多空間,令公務員制度有所改變。在政治和民主發展方面,他的政改方案引起中英分歧,中方另起爐灶,自己被罵「千古罪人」。但其實他對香港的政治和民主發展很有幫助。
《董建華中港間橋樑》
董生對香港最大的貢獻是作為首任特首,築起香港與中央間的橋樑基礎。很多人可能覺得,他是中央欽點的,那很容易,其實不簡單。今日中央包括領導人怎樣看香港和香港人,都是董生努力的結果。99年的胡仙事件之後,董生跟我的關係並沒有惡化到我入房他走開的地步,還是有傾有講,只是少見了。
《曾蔭權不拖泥帶水》
上任特首後,曾蔭權在民主範疇的最大功勞是令民主派可以到內地。大家可能會說這是應該的,但其實那是泛民與內地關係的一大步進展。很可惜的是,05年12月的政改方案不獲通過,我到今天仍「𢱑晒頭」,為何會這樣?
未來曾特首要處理醫療改革、西九等議題,相信他不會拖泥帶水,盡快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