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問阿媽:「我喺邊度嚟?」答案不是「喺街執」就是「大解時屙埋出嚟」。那時就想,難怪我常食藤條燜豬肉,原來我非阿媽親生……
在剛過去的星期日,在中環遮打道上舉行的第二屆香港性文化節,場內攤位都是灌輸正路的性教育,家計會、母親的抉擇、愛滋病基金會等,較為偏鋒有關注性工作者的「紫藤」,和因一份《中大學生報》情色版掀起一陣討論風潮的大學生所設的攤位,繼續反歧視,關注小眾的權利,今次議題是雙性戀!
記者:黃潔蓮
攝影:周旭文
性教育Q&A即考大專生
香港的性教育偏向保守,就如梁智鴻醫生所說,香港性教育不足夠,教導方法也很隱晦,還停留在Bee&Bird階段,竟有大學生問他究竟安全套有何用途?咁慘不忍睹!我們就設10條問題考考學生們的性知識。其中新聞人物曾昭偉10中7,性知識不過不失。
1.口交會否傳染愛滋病?
2.懷孕期間可否進行性行為?
3.用水沖洗陰道可避孕?
4.月經會維持多少日?
5.生殖器疣俗稱甚麼?
6.一般男人每次排出多少毫升精液?
7.陰毛其中一個用途是保暖?
8.食野味可提升性能力?
9.精子接觸空氣數分鐘便會死亡?
10.男子每次射精,約射出多少個精子?
答案:
1. 會
2. 可以
3. 否
4. 5-7日
5. 椰菜花
6. 2-6ml
7. 是
8. 否
9. 否
10. 3億個
情色風波下集之雙性戀
活動舉行前一星期,香港性教育會的吳敏倫穿針引線下,促成了一群大學生在遮打道上設起攤位「同道中人」,宣揚別人眼中的另類性教育,表達多元關係。搞手之一的城大畢業生Billy說:「睇到《中大學生報》事件,發現香港人原來對性好保守,覺得應該有一同的聲音去討論。」
《中大學生報》總編輯曾昭偉說:「雙性戀、一對幾的戀愛都是多元關係一種,我覺得普遍有偏見和歧視存在,所以藉這機會介紹一下。有些時候你會對自己的性別產生疑問。中學係有講性教育,但只限於生理構造,性交沒有講,只叫你唔好做,那是冇意義,講了等於冇講。」而理大的阿欣也補充說:「學校通常只係講生理常識,但生活上遇到的性問題,如Lesbian,想探討多些就沒渠道。」
《中大學生報》速銷3倍
雖然《中大學生報》情色版被淫褻物品審裁處暫定為二級不雅物品,更面臨訴訟問題,卻因此而有所得着。在嘉年華會上,他們亦備有五月號的《中大學生報》派發,曾昭偉說就因為連串風波,令到學生報忽然好銷得,本來印刷一萬份,單是校內已消化了一半印數,相對起從前,速度是兩三倍。而官非問題,目前已找到律師幫忙,亦得學聯及InMedia在金錢上贊助。
他雖說不打算作自我審查,但曾昭偉說日後可能會改版,情色版將以夾附形式出現,在校內派的是原裝正版,在其他區域派的可能會抽掉情色版,這可會是變相的「自我審查」?
活動精華
性文化節今年已是第二屆,但宣傳還是不足,遮打道上除了菲傭,其實到來參觀的人不多。活動中途遇着行雷閃電,部份攤位更因水浸而提早收檔。原定安排了的講座也因惡劣天氣而取消。而結伴到來的學生們,無獨有偶都傾向跟朋友談性,父母、師長卻無人問,有些還是以訛傳訛的得來性知識!好似讀IVE的Andy:「以前對性有好多誤解,謝賢話佢食咗1星期生蠔嚟壯陽,之後就生咗謝霆鋒……」中大同學Cyber中學時愛跟同學仔圍埋睇四仔,「純粹出於好奇心,但𠵱家反而最想知有關從性接觸得到的傳染病,知多啲至少有得預防嘛!」
室內展覽繼續show
錯過了星期日的性文化嘉年華也不打緊,在上環文娛中心設有一個室內展覽場,參與機構包括家計會、紅絲帶中心、愛滋病基金會、紫藤等等,讓你可了解更多性方面的知識。場內還設有成人特區,展出各種性玩具和春宮圖。
家計會展區,除可索取資料,亦可看到舊時家計會的廣告,原來黃淑儀、盧大衞、羅國洲都曾拍過「兩個夠晒數」的廣告。
日期:即日至5月31日
地址:上環文娛中心6樓展覽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