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評為英國表現最佳銀行股的渣打集團(2888),截至06年底的過去5年,總股東回報率(TSR)增長達118%。集團執行董事南凱英昨在港表示,未來5年「希望可以重演這個佳績(TSR增長)」。對於目前只在倫敦及香港上市,他指集團感到滿意,現階段沒有集資壓力,故暫無計劃在其他市場或分拆旗下附屬機構上市。
【本報訊】南凱英說,若日後需透過股本集資,只要新發行股本所佔比率少於5%,便多數會經由私人配售形式,並在倫敦這個深度最夠的市場進行,但集團亦會致力尋找渠道,提升渣打股票在本港市場的交易比重。
蘇兆明任東北亞區CEO
渣打於02年10月底,在本港完成第2上市,定價僅為每股84元,昨日渣打在港雖跌0.4元至253元收市,但較當年招股價已升逾2倍。
近年先後在南韓及台灣併購銀行的渣打,昨宣佈委任領匯(823)主席蘇兆明,出任渣打新設的東北亞區行政總裁,駐守香港,7月1日起生效,日後直接向南氏滙報。金管局前副總裁陳德霖於05年底被渣打羅致,任集團亞洲區副主席,亦向南氏滙報。
南凱英表示,陳氏加盟渣打後,為他本人及集團,尤其就大中華區業務發展,提供了寶貴而重要的顧問意見,但隨着集團在東北亞區,透過自然增長及併購,業務發展日益壯大,渣打需要更多人才協助未來區內拓展,情況就如新加坡在東南亞業務的架構一樣。今次委任蘇兆明,他指是希望透過其專才經驗,為渣打在東北亞區整體定位、業務策略及財務管理等方面,出謀獻策。
擬收購印度證券公司
集團行政總裁冼博德較早前指出,渣打首季業務表現極佳;南凱英昨補充,這是集團首次使用「極佳」的字眼,他有信心增長力度能持續,全年計無論商業或零售銀行收益,應可獲「很好的雙位數增長」。
渣打於昨日起,率先在新加坡推出私人銀行服務,短期內會陸續在本港、中國、印度及阿聯酋等地面世。南凱英說,未來數年私人銀行會聘請逾200人,每年投資超過1000萬美元。外電引述渣打私人銀行全球主管PeterFlavel表示,至2010年該行私人財富管理部門,員工總數料達350至450人。另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渣打計劃收購印度證券公司STCI的49%股權,作價約35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