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回歸詩人001廖偉棠

慶回歸詩人001廖偉棠

第一次讀他的詩,似是很遙遠的事,其實不過幾年,竟就一直把他視如深交,認詩不認人,犯了江湖險惡的大忌,只因讀他的詩如遇見最熟悉的朋友,有一種熱流遍全身!他的詩有些叫我捧腹大笑,有些三言兩語卻一陣悲從中來,瀰漫着一片波希米亞流浪詩人的情懷和幽默,他不但是香港詩壇最受注目的年青詩人,還是搖滾即興表演活躍份子,常大大聲聲地讀唱詩歌,去年10月結婚時,梁文道還在當天登報以人格擔保新娘子嫁的確是真詩人。
查核廖偉棠身世,原來他竟是1997年7月香港回歸第一個獲批從國內來港與親人團聚的新移民,編號001。聽後我幾乎嘩的一聲便噴出一口鮮血,原來是慶回歸的象徵人辦!現在30出頭的他,21歲前還住在山明水秀的粵西農村,大專生涯是在廣州廣播電視學院,修讀的是電影電視攝影,來港前兩年他當過珠海電視台的攝影師,所以這位詩人一直掛着的是攝影師的身份。但廖偉棠還是以詩人的身份紅遍中港台,甚至馬來西亞,摘了一個個的文學獎。

「詩是我的事業,一生最重要的東西,也是我的性情。」一切都始自﹕「15歲讀魯迅、柏楊,一年後發生六四事件,突然間一切都彷彿有了現實基礎,人也突然『醒』了過來,卻無法淋漓盡致地表達,直至讀到魯迅的散文詩《野草》,才發現那正是最切合我的體裁,但好快我又嘗試了許多不同詩體。」及至來到香港經受世俗的狂熱洗禮,他的詩已經成了行動的開放詩歌,其中還有BobDylan的推波助瀾。更戲劇性是他重讀中國古詩,從杜甫開始,他說﹕「實在是大發現,我一向以為杜甫老套、陳腔,但真相完全推翻了這種偏見。古詩比誰都激進、前衞,在杜甫、孔子眼中,就是大逆於時代,亦要聽你自己的心聲來行事!」如果廖偉棠近期的詩以援引典故、意像濃密奇詭見稱,是濃縮總結,那他詩中借用別人的詩歌﹕「也是時候找個女朋友,光看別人的也不好意思。」又自己寫「天文台倉促掛上黃色暴雨警告馬上又除下,天文台沒有收到我快樂的消息。」「我來不及開花,就長滿了葉子……」才是他真實的人生。

■在皇后碼頭朗誦會上。

他寫過一篇文章說「詩人是一個動詞」,現在也三口六面解釋﹕「是什麼能證明你是一個詩人,不一定是你寫出來的詩,而是你選擇的生活態度。」他舉自己最尊敬的香港詩人蔡炎培為例﹕「就是沒寫詩的時候他也一直過着詩人的生活:率直,真性情,從心所欲;既純真,又勇敢,就如《聖經》所說『有赤子的心,亦有獅子的勇猛。』人本來就應該本心地生活,社會如果沒有這些人會很悲哀!」彷彿詩人其實是一種品德。
2001年他上了與陳冠中等合著的《波希米亞中國》的首都北京,一去5年,「在北京只要你願意出賣自己,永遠都有買家,尤其文化人。好多人可以180度突然轉軚﹕「張揚、咄咄逼人、急於上位、暴發戶、被空洞物事所吸引、野蠻、弱肉強食,沒有童心,更是最大的危機和恐怖的地方。」也有人像他置身事外,或「堅守着好玩的原則,最神奇是他們永不會餓死。」
他在北京的5年先後為多本雜誌工作,第一本是陳冠中做總顧問的前衞藝術雜誌《視覺21》,一年後停刊。他又去了《時尚財富》當圖片編輯和攝影師,日日影有錢佬,做了兩個月頂唔順。也做過一份叫《西藏人民地理》的旅遊雜誌,本來去做攝影師,卻要他做藝術總監,本以為可以去西藏,卻要日日坐辦公室,最後他一直等待訪問這中國最後一個他還未踏足的土地的機會沒有出現。之後他為綠色和平、樂施會在中國拍相片,又以件頭計為旅遊雜誌走遍國內外拍照。去年他重投香港懷抱,做回一個波希米亞的香港人,畢竟,他是慶回歸的編號001。

訪問及部份攝影﹕馮敏兒

■廖偉棠作品《奧運前夕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