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前天(周五)發表《中國軍力報告》,指中國軍事現代化的目標,已遠遠超出因應台海衝突的需要,擴展到西太平洋和東南亞,甚至遠至中東地區,意味解放軍面對更強對手時,在保護有爭議的領土或海上運輸線,可能會不惜採取先發制人的攻擊。
這份長42頁的報告,指中國暫時未有改變「主動防禦」的原則,即中國不主動發動戰爭,只在防禦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時才會介入戰爭,但解放軍文獻顯示「主動防禦」有可能是主動攻擊,尤其是當「面對更強大對手時,先發制人是必要和符合邏輯的」。報告沒有明言「較強對手」是指那個國家,但環顧區內,只有美國和日本的軍力最強。
報告指出,中國為了加強先發制人能力,近年大舉發展和採購先進武器,如續航力強的潛艇、無人駕駛戰機、精確的空對地導彈和長距離的軍事通訊系統,一旦台海爆發衝突時,中國可在西太平洋地區力阻美軍介入。解放軍的軍演習焦點亦集中在隨時出動的長程空中攻擊,「凸顯中國正為未來地區衝突,規劃先發制人攻擊的軍事行動」。
洲際導彈威脅到美國本土
報告特別關注到中國今年部署的流動發射台發射的「東風31型」洲際導彈,及正在測試中的晉級094型核動力潛艇,潛艇配備16枚最新「巨浪二型」洲際導彈,射程達8,000公里,可以射擊美國大部份地區。這兩款導彈一旦部署,令中國擁有一支流動和存活力更強的核子力量。中國軍力不但威脅台灣,更威脅美國本土,阻止美軍介入台海危機,還「改變東亞地區軍力平衡,影響範圍超越遠東地區」。
此外,中國加強研製太空武器,包括反衞星導彈、激光和電磁干擾,是要摧毀敵國衞星,造成「資訊阻塞」,一舉打垮敵國資訊系統中心樞紐。中國今年1月發射導彈摧毀一枚舊氣象衞星,已顯示中國獵殺衞星的能力。解放軍還成立「網軍」,2005年更將「網軍」納入軍事演習單位,意味隨時可發動網絡戰,癱瘓敵人電腦系統。
研航空母艦保能源運輸線
報告指,中國洽購無人駕駛戰機、空中預警機、空中加油機、先進驅逐艦和潛艇,甚至計劃自行研發航空母艦,除了加強先發制人的能力外,還要讓解放軍空軍和海軍可以深入南海執行任務,目的是可能為未來衝突中,對有爭議的領土和水域進行遠距離先發制人行動,及保護海上石油運輸線。
美國官員稱,中國有意研發航空母艦,就是為了確保能源運輸線暢通無阻。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對石油需求大增,中國從非洲和中東入口的石油,海路上多經馬六甲海峽。一旦馬六甲海峽被敵國封鎖,將會影響中國80%的石油入口,所以馬六甲海峽戰略重要性不下於台灣海峽。在南沙群島方面,中國跟菲律賓和越南等也一直存在爭議。
報告也警告,當前中國領導人缺乏實戰經驗,「可能聽從紙上談兵的軍官、或基於僵固的電腦模式,作出錯誤判斷,其後果是災難性的」。
美聯社/美國《華盛頓時報》/中央社
中國軍力表
-海軍-
72艘主力戰艦,包括2艘現代級驅逐艦
58艘攻擊潛艇,包括12艘基洛級潛艇;中國正建造晉級094和商級093型潛艇
50艘兩棲起重船和41艘導彈巡邏艇
-空軍-
700多架戰機
中國開始在各戰鬥部隊部署殲10戰機,又開始生產蘇27SK和27SMK戰機
研發的直10直升機,正進行測試,性能稍遜於美軍AH64阿帕奇直升機
中國向俄羅斯洽購的S300MU-2防空導彈攔截系統,幾年後付運
-導彈實力-
短程導彈:在台海附近部署了約900枚射程1,000公里以下的導彈
中程導彈:正取得介乎1,000-1,300公里的導彈,可能部署在中國沿岸,以敵人的艦隻為目標
洲際導彈:流動東風31型導彈將於今年稍後時間部署,巨浪二型潛射導彈可望在2010年前部署在晉級潛艇之上
對地攻擊巡航導彈:中國正發展有關巡航導彈,將會在短期部署
反艦巡航導彈:已取得10種不同型號導彈
反輻射導彈:從俄羅斯進口有關導彈,並以俄製Kh31導彈為基礎,自行研製新導彈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