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學院 - 鍾偉民

旅遊學院 - 鍾偉民

望廈山,有一間旅遊學院;學院,有一座教學餐廳,罕有地,是澳門一流的建築物,暮色裏,美得像一個玻璃音樂匣。
總聽人說,在教學餐廳,能吃到好東西。雖然,侍應是學生,廚子是學生,但有大廚和導師從旁監督,指導,學生誠惶誠恐,不敢怠慢,一頓飯,反而有品質保證。前幾天,學生和「澳門慢食會」辦了個飯局,推廣「慢食文化」。「慢食」,有什麼好處?我不知道。但「急食」,容易骾死,卻是鐵一般的事實;推廣「慢食」,除了教人享受生活,大概還要人愛惜生命。
《品報》老闆周義說,學生想邀我去做嘉賓,簡單說,是去白吃。周義的飲食報紙,辦得很好,好得充滿阻力,完全得不到當地旅遊局的支持;但宣傳效力大,廣告自然就多。我偶然見見報,食相曝了光,大家知道我容易肚餓,賞飯之惠,接踵而來。
「學生着我來打探,想知道你的頭銜,該是美食家、專欄作家……還是石頭店老闆?」周義問。「說是『作家』,會不會不讓吃飯?」我反問。不會,就稱「作家」好了。「作家」跟「食家」或者「美食家」,最大的不同,是後兩家,遇上一杯紅酒,會瘋狂地,把酒杯晃來晃去,晃得紅酒起泡,再告訴人:「這樣盪一下,比較好喝。」而「作家」,怕酒晃得厲害,會潑濕身邊人,一般抓起就喝,喝完了,回家寫一篇文章,說這酒是一朵流質的玫瑰;因為寫得好,大家又當他是「食家」來招待。
那頓「慢食宴」,菜,是學生做的,做得很好,招呼也周到。用「飯」用主題,頭盤,是半隻蘋果盛着一撮冷飯;主菜,是熱飯,攙了些葡國腸、雞和牛肉;雪芭做甜品,摻了米通,米通也是飯;飯多,最好了,人人能吃飽。
謝謝副院長甄美娟女士對學院的講解,教學餐廳星期一至五對外開放,副院長留了電話,說可以代為訂座,要是公佈號碼,她不會再有工夫教學了。美中不足,是看到一個劣質食客在高雅的餐廳裏噴煙,尼古丁會毒害學生,為了學院的文明形象,這煙,是不能不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