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區分佈而言,亞洲股市是我們建議投資者於組合內可以作為較進取的增值項目選擇。我們相信良好的宏觀經濟因素,例如高增長、低通脹、龐大的貿易順差,以及亞洲貨幣升值預期,均是刺激熱錢持續流入當地股市的主要原因。
在過去幾年,新興市場股市的表現主要依賴熱錢流入所支持,而熱錢的流入則建基於當地良好的基本經濟因素。就亞洲區而言,我們預期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分別為8.1%及8.4%,高於其他新興市場。除了高增長之外,低通脹亦是亞洲經濟的強項所在,預期今明兩年亞洲區的消費物價指數只會分別增長3.2%及4.0%,明顯低於整體新興市場的4.6%及4.9%。低通脹除了有利穩定貨幣走勢之外,亦降低了亞洲各央行的加息壓力。
亞洲另一吸引資金之處是龐大的貿易順差優勢。美國今年首3個月的貿易逆差共為1806億美元,其中52%的逆差是來自亞洲區,龐大的貿易不平衡令亞洲貨幣產生結構性的升值壓力,而市場對亞洲貨幣升值的憧憬往往是吸引外資流入的原因。
港韓股市各有可取
在貨幣升值的前提下,房地產行業以及較依賴本地市場作收入來源的行業,例如基建、航空及電訊股都較為受惠。
在芸芸亞洲市場之中,我們認為香港、南韓、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較為吸引。港股方面,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有增無減,雖然中央進一步擴闊人民幣的每日波動區間,但假如中央仍抑制人民幣的實際升值步伐,那麼在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可以預期資金將會持續流入炒作。
另一方面,國內資金過剩,令中央於不久將來極可能會進一步擴大QDII額度的應用,即使現時QDII的額度尚淺,但是有關預期卻足對港股構成有力支持。
南韓股市方面,估值便宜是最主要令我們看好當地股市的原因。估計亞洲區(扣除日本、澳洲及新西蘭)股票於07年的平均股本回報率(ROE)為14.4%,預料南韓股市的有關比率為13.5%。雖然南韓股市的股本回報率稍遜於區內股市,但是以南韓07年的預期PE(12.3倍)及市賬率(1.8倍)與亞洲區內股票(PE15倍及市賬率2.4倍)比較時,南韓股票相對區內股票存在相當的折讓。
星馬樓股重拾動力
至於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同樣受惠於強勁的增長帶動而造好,當地房地產價格及股票價格於04年首季開始明顯重拾上升動力,有關財富效應令兩國於今年可分別錄得超過6%的經濟增長。除了一般亞洲股市經濟特徵之外,新加坡現時正積極發展服務業,其中以賭場娛樂及私人銀行的發展尤其備受重視。馬來西亞方面,在「第9個馬來西亞計劃」中,政府將計劃以2000億馬幣發展經濟,而涉及交通、公用事業及住屋的基建開支佔總預算近32%,政府積極參與基礎建設項目,成為了推動當地經濟的一大主要力量。一般估計馬來西亞大選將會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舉行,預料在大選舉行之前股市將有力續創新高。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