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br>一旦罪成料李羅將被放棄

拆局
一旦罪成料李羅將被放棄

教院公開聆訊告一段落,公眾及政府目前最關注的是委員會報告的結論,以及關鍵人物李國章及羅范椒芬是否有干預學術自由、院校自主。有知情人士分析,不論委員會結論認為李、羅罪名是否成立,聆訊期間揭露的種種內情,已嚴重打擊兩人的公信力,恐怕再難留在政府;目前政府最擔心的是,若報告認為政府有干預院校學術自由,政府該如何修補損害。
知情人士分析整個聆訊,指最重要的是政府究竟有沒有干預院校自主、學術自由,若李、羅兩人的行為,委員會最終認為不構成有關罪名,政府自然可放下心頭大石;可是若委員會認為兩人的確有干預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問題就相當嚴重,將對政府管治構成重大損害。

確有干預之嫌

有一直留意教院聆訊的教育界人士指出,李、羅兩人雖在聆訊中否認有干預,但從一些獨立第三者證供,如教院校董會前主席葉錫安、校董會前副主席陳永堅的供詞,指證李有說過教院必須與中文大學合併,否則會被「強姦」(raped)的字眼,顯示李確有干預院校自主之嫌,關鍵是那屬李、羅個人決定,還是整個制度的問題。他相信最終政府會選擇放棄兩人,保住制度,這做法對政府打擊最小。
不過,要處理李國章的問題還算容易,只要特首不委任他做問責局長就可以,問題是羅范椒芬身為公務員,不可能隨便解僱,就算要懲處她,也需經過十分繁複的程序,非一時三刻可解決,就算她不做廉政專員,返回政府如何安置她,也費煞思量。
羅太未來的去留,官場及政圈普遍相信,羅太不可能再做廉政專員,否則民主派必定會藉此攻擊政府,而羅太也不可能重返政府,相信沒有政策局會收留她。有政圈中人認為,政府餘下可以考慮的方法,包括「建議」現年54歲羅太提早退休,又或將羅太調往北京等特區海外辦事處,但有認識羅太人士認為,以她強悍性格,不會接受提早退休;調往海外,羅太就要降級,相信她也會拒絕,政府要解決羅太的問題,恐怕並不容易。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