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一方面立法禁止垃圾電子郵件,但郵政署原來恃着享有派信權來招攬生意,近年向市民濫發等同垃圾的商戶宣傳通函,屋苑無權拒絕。05/06年度郵政署派發近一億封宣傳通函,大增17%,等如使用1,596噸用紙,有環保組織批評該署等同鼓吹製造垃圾,無視造紙過程會加劇全球暖化的惡果。
郵政署由92年開始推出「郵政通函服務」,這類通函抬頭會寫着「致:貴住戶」,沒有郵寄地址和收件人姓名,由郵差在派信時塞入住戶信箱。
「夾硬將垃圾塞畀我」
該署在網站大力宣傳該服務,宣稱「效率之高,絕非其他服務機構所能匹敵」。設有一般和派給特定目標顧客的特選通函郵寄服務,每封通函收費介乎0.9至3.4元不等,特選通函每封多收0.1元,該署更提供一站式服務,包辦設計、印製和派發工序。
環保團體消費者力量指出,早前一項調查顯示,82%受訪者會直接將宣傳通函拋進垃圾筒,86.7%稱不想再收到這類通函。大埔居民鄭錦楠表示,他每月收約10封宣傳通函,「好似有人夾硬將垃圾塞畀我!」
該團體引述郵政署資料,由03年至06年間的3個年度,該署總共派發2.64億封宣傳通函,相當於使用4,300噸紙,需砍伐103,200棵樹造紙,過程中排放出43,000噸二氧化碳,加劇溫室效應。
其中05/06年派信數目急增17%,為郵政署帶來9,000萬元收入。郵政署總經理區惠賢表示,通函佔整體郵件數目7%,其中十分之三宣傳通函是政府提醒市民的訊息資料,署方不會取消這項服務。有些屋苑會向派宣傳單的公司收費,但根據《郵政署條例》,署方不會向任何屋苑繳費。
消費者力量項目統籌李儀批評郵政署主動兜生意,罔顧環保責任,她指本港每人每年平均用紙量達310公斤,高過美國和加拿大。
消費者力量建議郵政署仿效澳洲墨爾本的做法,若住戶在信箱外貼上「不收宣傳通函」,郵差便不得將宣傳通函塞進信箱。
郵政署發言人稱,本月起已通知住戶可向商戶提出拒收宣傳通函,但有關住戶需與商戶自行交涉。消費者力量項目統籌李儀指這項安排「只係擺喺度,做吓樣!」她指,早前與郵政署署長譚榮邦會面時,對方表示三個原獲准拒收宣傳通函的屋苑,這項權利將會取消。
記者 倪清江
逢周日刊出
郵政署派發宣傳通函數量
03/04
封數:8,200萬
增幅:-
用紙量(噸):1,335.6
04/05
封數:8,400萬
增幅:2%
用紙量(噸):1,368.2
05/06
封數:9,800萬
增幅:17%
用紙量(噸):1,596.2
總數
封數:2.64億
增幅:-
用紙量(噸):4,300.0
資料來源:消費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