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收到出版商寄來的新書,是由Bodie,Kane及Marcus三位教授所撰寫的投資學《Investments》,現在的版本是第七版。如果有聽過特許財務分析師,這本就是給投考特許財務分析師(CFA)的參考書。
本地大學的投資學科,很多都會用這本書作為教科書。不要以為教科書就一定悶蛋,這本書特別之處,是除了理論部份,還加插不少實證研究結果,及市場運作基本知識,十分具參考價值。
三位作者與業界有很多聯繫,例如Bodie是美國勞工部退休金政策顧問,亦曾任JPMorgan及BaukersTrust的顧問。Marcus則協助房利美(FannieMae)研製按揭貸款的風險及定價模型。他亦是AIMR(CFA的總會)及StateStreetBank的顧問。正因為作者與業界有相當聯繫,所以書中出現不少最新的投資應用方法、實證研究結果及市場規律的介紹。
抽新股是否必賺?
最新版全書分為七個部份,1.投資學簡介;2.投資組合理論及應用;3.資本市場的均衡;4.固定收益證券;5.證券分析;6.期權、權貨及其他衍生工具;7.應用投資組合管理。
如果只想知道基本證券分析方法,可以只看第五部份。如果想知多些投資組合理論,書中的第二及第七部份必看。
如果對於投資學有一定認識,而想學多些市場實證研究,書中第三部份有關資本市場均衡不可不看,筆者認為它是全書最精采的部份。例如財務學上有一個效率市場假設,假設股價應該是處於合理狀態,正因為市場是有效率的,任何過高或過低的價格,都會被套戥力量調整過來。事實上,股市時常出現缺乏效率,股價偏高或偏低的情況,例如1月效應、星期一效應、公司規模效應等。這些違反傳統市場均衡理論是普遍存在,在書中把這些東西歸納為財務行為學(BehavioralFinance),相當有趣。例如抽新股是否必賺?在書中亦能找到各國的研究結果。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決策系副教授麥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