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yMeASunday:XulyBet沒有紅 - 黃偉文

BuyMeASunday:XulyBet沒有紅 - 黃偉文

一件衫能帶給人幾多快樂呢?
每一件衫每一個愛人,得到的時候總以為是天長地久的刻骨銘心,要好多好多年之後截數盤點,才發現所謂「永誌不忘」的,沒想像中的多,然而,不是零,就好。
XulyBet只是過去幾十年來時裝潮流裏的一粒塵,如果追求比喻手法上的呼應工整,應該說是一粒沙,那麼,我就可以這樣繼續:到了事過境遷的現在,往記憶裏淘一淘,才發現它原來是金粒。
我們想買回超合金宇宙飛龍或者《13點》漫畫,很多時並非因為物件本身的精美,純粹來自個人對物件所屬年代的戀棧;我想摷番衣櫃入面的XulyBet出嚟,卻肯定是因為物件本身當年引發過令人念念的震撼。「嘩,呢件衫咁得意嘅!」這是當年對XulyBet的第一反應。
回想起來,做人做了幾十年,這些「咁得意嘅」、「咁靚嘅」、「咁犀利嘅」的第一印象不知有多少次,講完算數,雖然講的時候都真心,但事後,總之就是煙消雲散。
買的時候很快樂,事隔多年想起仍然是很快樂的購物經驗,其實不多,XulyBet是其中之一。不是我人生裏的第一件衫,也不是我人生裏最貴的那一件,最快樂的事情,原來不是這樣計的。

小解XulyBet

那一件XulyBet,原來是件故衣店裏十美元一噸一噸咁賣的格仔恤衫的其中一件,設計師買了回去,剪短了,裁細了,還用醒目的紅色線「閘了骨」,一件本來賤過地底泥的二手衫,忽然就有了裁剪又有了設計,這在1989年可是件相當前所未有的事,「解構」和「re-cycle」在當時就算已被發明了出來,也是幾乎沒有人識的詞語,時裝在那個年代應該還是光鮮的、精細的,懂得日本式頹廢破壞美學的人已算很前衞,忽然有個兩派都不是的異軍突起,走出來大刀闊斧「鏘鏘鏘」,然後告訴你:「這就是未來的時裝,着啦!」你想想對於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件多目瞪口呆的事情,除了佩服,只能下跪,然後更佩服。
一個人一生裏能遇到幾多次類似的事情?寥寥可數的那幾次,我叫它們做「快樂」,變成回憶之後,是人類唯一真正有價值的陪葬品。

MartinMargiela現在更聰明和更企業化了,卻堅持在某些系列某些作品中,堅持自己的根──改舊衫,例如剛剛一季用了舊旅行袋、舊絲巾(圖)和舊油畫等做素材。

MartinMargiela現在更聰明和更企業化了,卻堅持在某些系列某些作品中,堅持自己的根──改舊衫,例如剛剛一季用了舊旅行袋、舊絲巾和舊油畫(圖)等做素材。

MartinMargiela現在更聰明和更企業化了,卻堅持在某些系列某些作品中,堅持自己的根──改舊衫,例如剛剛一季用了舊旅行袋(圖)、舊絲巾和舊油畫等做素材。

XulyBet在本地娛樂界也沒有留低多大的痕迹,只記得彭羚1993年推出的「有著你……多麼美」那個專誠去日本福岡拍的唱片封底,據說穿的就是XulyBet。

兩兄弟,一個紅一個唔紅

做乜無端端攞番XulyBet出嚟講?
因為你可能只知道MartinMargiela,而不知道XulyBet。
是差不多同期首發的兩個collections,一個1989一個1988,風格上也是那麼的失散兄弟,兩位都是擅長將舊衫再創作,把隔夜餸弄成新菜式的天才大廚,十幾年後的今日,命運卻那麼不一樣。
Margiela初出道時,一面將中古洋服煎皮拆骨改造成令人眼前一亮的Frankenstein,另一面也不忘撥冗巧手織製新簇簇的斷袖冷衫,為時裝界的改朝換代作好準備;同一時候,XulyBet卻是更集中火力地將古衣改改改,接近心無旁鶩地研究解構再構。一間廟裏面,如果有個東廂供奉Margiela,應該也留一座西翼紀念XulyBet,但最後,香火卻只在「罵自堂」那邊鼎盛。
如果你說Margiela是個從不露面的長腿叔叔,這點在marketing已經佔了優勢,咁傳奇,唔憂做;那麼我也可以告訴你,XulyBet的設計師LamineBadianKouyate也是個當今國際時裝界的極罕品種──非洲裔黑人喎,配以適當的宣傳吹捧,也很有話題性,不輸Margiela呀!
省略一切長篇分析,直跳結論,你信「際遇」還是「手段」?還是更聰明的你,兩樣都信。
Margiela今天有幾高地位,幾多spotlight,幾大間舖,你都知道吧?不必我長氣,他是值得的,卻又同時犀利與好彩。至於XulyBet,九十年代頭兩三年威風過,之後又去了哪裏,不查猶自可,知道更心酸。不論何故,如果急流勇退,衣帽間蒸發,至少更傳奇,結果卻是,原來十幾年來直到今日還在做做做做,不過在更無人留意到的巴黎後巷做,衣服也好像沒有了當年的銳氣,即是那種「鏘鏘鏘」……我仍然尊重他堅持下去的勇氣毅力,雖然我個人的性格更傾向割禾青,留低最好的,就走。
但發過光的人就是發過光的人,即使後來沒那麼光了,他仍然是發過光,改變過一些人的能見度,這一點,後話如何,前因都不能/不應被抹煞。
我還記得那一件XulyBet恤衫,着了幾次之後,摸一摸口袋,才發現有塊硬硬的東西,掏出來一看,原來是張皺皺的巴黎地鐵車票,是屬於這件衫上世的主人的吧?他是甚麼人呢?用這張車票去過哪裏呢?當時二十出頭但從未涉足法國的我,還覺得這樣想下去好浪漫呢!

今時今日,紅與不紅的其中一個定義是:Wikipedia裏面有冇你個名?XulyBet是查不到的,等於說「你被忘掉了」,難免有點心酸。

招牌的紅色絲襪T恤不見了,但紅色閘骨猶在,Xuly近年仍有小型的時裝表演,但已化尖銳為祥和。

本周延伸閱讀:
要數將vintageclothing再設計,然後在時裝歷史上也革命成功的品牌,其實還有第三個不應遺漏的名字──GeoffreyB.Small,他到了1992年才推出第一個成衣系列,算與Margiela和XulyBet同期,而且也是至今仍然強韌活躍中,封神榜上不應無名,所以在此提一提。
Textby黃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