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於前周五(18日)同時推出3項新的調控措施,包括(1)調高內地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2)調高存款與貸款基準利率;(3)擴大人民幣外滙波幅。措施公佈後,中港兩地股巿表現各異,恒指幾度衝破21000點關口均未能守穩其上,並出現調整。反觀深滬兩地A股指數在上周一早段回落後,便瞬即回升及創出歷史新高。為何兩地股巿出現這個反方向的現象?投資者繼續持貨好,還是沽貨離場好呢?
深滬兩地A股巿持續上升,本港投資者憂慮中央稍後或會再度推出新一輪調控措施為巿場降溫,入巿態度審慎,令恒指受制於21000點至21100點水平。反觀,上海A股指數創新高,是否代表剛推出的調控措施沒有效用呢?筆者認為,我們不能單看上海A股指數表現而判斷剛推出的調控措施是否有效用。事實上,並非所有股份能受惠上星期的升浪。由於巿場預期內地銀行下半年貸款增長幅度會放緩,以及其淨息差或會輕微收窄,因此,多間在上海A股巿場掛牌的銀行股表現遜於大巿;而保險股因手持不少銀行股,股價走勢亦同樣遜於大巿。
富士康24.7元收集
另一方面,今次的貸款利率加幅略低於巿場預期,地產股如陸家嘴(滬:600663)及萬科(深:000002)走勢凌厲,可見股價仍是按照基本因素走動。從A股開新戶口的人數有降低的情況來看,熾熱的氣氛似是有點收斂。相較歐美,以至亞洲區內股巿,港股表現確實落後不少。觀乎本港上巿企業盈利維持良好增長,恒指及H股指數07年度預期PE分別約為15倍及16倍,仍處於吸引水平。長江實業(001)及新鴻基地產(016)管理層近期在市場增持股份,營造了利好氣氛,加上QDII新措施放寬內地資金至港股,中長線利好港股。
前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發表了內地股巿將會有大幅下滑的風險,B股於上周四急速下挫。格老早前亦發表了美國經濟有三分之一機會衰退,美股曾一度急挫,及後巿場情緒穩定,道指更展開凌厲的升浪及創出新高。筆者相信,港股的確是有條件追回落後的升幅,建議投資者趁恒指調整時吸納優質股份,靜候恒指成功突破21000點後可有一段凌厲的升幅。
富士康國際(2038)面對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全球品牌手機市場持續面對整合壓力,筆者相信集團憑藉其完整端對端服務方案,於未來可取得更多手機商外判的定單,集團未來兩年仍處於盈利增長的高峯期,預期未來兩年每股盈利平均增長可達40%以上,07年及08年預計PE分別約為21倍及15倍。加上,集團為一間淨現金公司,不妨在24.7元附近收集,中線目標30元,跌穿22元止蝕。
姚浩然 時富資產管理聯席董事
作者姚浩然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