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腸癌近年已攀升為本港第二大癌症殺手,預計未來患者會不斷增加。由於腸癌病徵不明顯,一般當病人求診時,已屬第三期,生存率最多只有六成半。本港引進治療腸癌病人的新藥「草酸鉑」(Eloxatin),配合傳統藥物一同採用,可將復發率減低一半,為第二期及第三期腸癌病人帶來喜訊。 記者:陳沛冰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岑信棠表示,高脂肪飲食令腸癌病發率越來越高,04年本港有3,000多人患腸癌,整體死亡率高達45%。腸癌容易令人忽略,是因為病徵只是大便帶血或稀爛、大便習慣改變,或腫瘤在大腸內會有「屙唔清」的感覺,「好多人都有呢啲情況」,所以一般病人求診時,已屬第三期,即癌細胞已擴散至淋巴結。
與DNA產生化學反應
他指一般腸癌病人接受切除腫瘤手術後,需使用化療,以降低癌細胞復發,特別是第三期病人,復發率為33至65%;第三期的高危病人復發率更高達80%至90%。
他又稱,傳統的化療藥物是「5-FU」,草酸鉑屬第三代白金抗癌藥物,與人體內脫氧核糖核酸(DNA)產生化學反應,殺死癌細胞。研究發現,將草酸鉑與5-FU類藥物一起使用,可減低第三期病人的復發率達一半,也是現時國際上認為最有效減低第三期病人復發率的化療藥。傳統的5-FU,減低復發的效用,只有草酸鉑的一半。
岑信棠強調,以往新藥主要用於第三期癌症病人,但近年研究發現,第二期癌症病人採用新化療藥後,都有顯著成效。第二期癌症病人即癌細胞已侵蝕到大腸壁以外,出現腸穿情況,或癌細胞已入侵附近器官,如膀胱。傳統做法是病人接受手術後,不需接受化療,復發率有15至20%。但研究顯示若病人及早接受新藥化療,可減低復發率達三分之一至一半。
新藥雖然會有肢體輕微麻痹的副作用,但已較傳統藥物的副作用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