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天星 保舊街 保古樹<br>回歸10年百人誌:社運新兵喚醒集體回憶

保天星 保舊街 保古樹
回歸10年百人誌:社運新兵喚醒集體回憶

普選未解決、舊區、殖民地標瘋狂拆卸。97換了主權,年輕人朱凱廸卻活得很鬱悶。還未認清香港人這身份,依稀記憶已被清拆、重建、再清拆所淹沒。曾經,他覺得「香港冇得救」,遠走中東。05年韓農襲港,他從抗爭中看到希望。從此,他不惜搞絕食、衝地盤、刨文件、玩制度,挺身保天星、保皇后、保舊街、保古樹。他在廢墟中疾呼集體回憶,意外喚起這代人的本土意識。 記者:雷子樂

去年底,15萬市民依依送別天星碼頭後,他與一班同道人跑到這廢墟,封地盤、攔警車,在寒夜裏瞓街、搞絕食。他有份負責的社運網站,有網民留下房屋規劃及地政局局長孫明揚的住所電話號碼,呼籲保天星市民致電反映民意,令孫公老貓燒鬚要改電話,避「兇鈴」。政府急得出狠招對付,漏夜支解鐘樓,閃電運往堆填區,結果惹來更多反響,到清拆皇后碼頭時,付上政治代價。

一走了之中東「尋根」

從前的朱凱廸,沒想過會投身社會運動。沒有對殖民地戀戀不捨,也不像愛國者般慶幸祖國「洗脫百年恥辱」。97時還在念大學二年級的他,在一片混沌中迎回歸。「話自己係香港人,又講唔出香港人究竟係乜」。那時候,他沉迷信教,閒時到街上找路人「講耶穌」,立志做個傳道人。
回歸後政局風起雲湧,經濟大起大落,朱凱廸只躲在報館譯外電。他對本地時局冷漠,只因越投入,越無奈。「有乜理由50萬人上街,董建華都可以捱咁耐先落台?普選傾咗咁多年,講嚟講去都係冇進展,好煩!」悶局令他快要窒息,04年決定一走了之,遊伊朗、到阿富汗去「尋根」。
一個香港人,跑去中東可尋根?「係呀,想見吓一啲有根嘅地方,生活有乜唔同」。在伊朗,朱凱廸感受到當地人心靈的安頓,是香港人最缺乏。「通常外國人出外旅行,會對陌生文化好不安,好想返自己國家,但係香港人剛剛相反,好容易融入當中生活,好鍾意扮當地人。點解?」
05年回港,看到街邊的大牌檔買少見少、維港海岸不斷填、舊區拆拆拆。從前無拘束的公共空間,像玩魔術般眨眼間變成密密麻麻的樓、樓、樓,和小市民遙不可及的高級商場。自言愛在鬧市中尋找避靜空間的他漸察覺到,原來香港人對身份的認同,早植根於那破落舊區、平凡碼頭、柔和的鐘聲裏,但都一一被鏟平。

韓農襲港 深受震撼

眼看政客只懂拉橫額博見報,叫囂過後還是拆無赦。他有感投身社會運動,力抗都市「坦克車式發展」,才是自己「心安之所」。05年底韓農襲港抗議世貿,他們一時跳海、一時瞓馬路、衝使館,突然又來個三步一跪拜、接着在街頭與警察爆發大混戰……一舉手一投足,都令他深受震撼。「韓農嘅行動打破咗香港人遊行嘅慣例,唔再係近幾十年見慣嗰隻區議員拉橫額模式,跳返去60至80年代嘅香港社運!」
受到韓農的啓蒙,他搞社運以「直接行動」起家,配合網絡及SMS動員,創意層出不窮。「有人提議過曾蔭權去到邊我哋跟到邊,不斷喺佢面前提出訴求,但係我哋唔想搞到好似另一個四五行動」。他說保天星一役,公眾大致接受,「最多都係有大學同學話我哋喺碼頭髹油寫標語係破壞公物」。

「唔想太輕易破壞名聲」

29歲已成為本港新一代的社會運動家,朱凱廸說,近年常收到舊區居民「吹雞」(要求聲援)。報販被食環署「掃場」,朱就帶他們到行政會議請願、環保團體抗議大圍火車站建屏風樓,又找他一起抗議。副學士不滿院校選科制度,電郵向他求助,「可惜年輕人唔識得表達自己,出聲明都用ICQ字眼」。
出奇招抗議之餘,朱凱廸也花很多時間刨文件,利用諮詢架構反映意見。「始終,我哋唔係無政府主義。都快30歲人,唔想太輕易破壞自己嘅名聲」。
【回歸10年倒數36日】

去年被清拆的天星碼頭,喚起了港人對自己家園的集體回憶意識。

05年底韓農來港抗議世貿,一時跳海、一時瞓馬路,突然又來個三步一跪拜(圖),令朱凱廸深受震撼。

05年底韓農來港抗議世貿,一時跳海(圖)、一時瞓馬路,突然又來個三步一跪拜,令朱凱廸深受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