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與馬田史高西斯(MartinScorsese)前日在康城因中國電影修復問題針鋒相對,馬田稱80年代曾到過中國,發現觀眾只能看到張藝謀、陳凱歌的電影,又指因為文化大革命令中國失去了很多有價值電影;王家衛即時反駁,表示自1949年後,內地政府將舊電影保存得很好,《小城之春》便是一例。 康城直擊
前日康城影展舉行WorldCinemaFoundation記者會,身為這個保存經典電影基金的主席馬田史高西斯(MartinScorsese)聯同委員包括香港導演王家衛、德國導演FaithAkin及英國導演史提芬費雅斯(StephenFrears)等一起出席,該基金由馬田史高西斯發起,致力修復舊電影。記者會上馬田和王家衛更為中國電影修復問題互不相讓。
修復工作室不多
馬田史高西斯說:「電影令人認識世界各地的文化,所以這個基金很有意義,基金在美國發起已17年,將殘舊的電影整理修復,這次我們修復了三套電影。」馬田指雖然擁有修復電影的技術,不過負責修復的工作室則不多,過去15年美國只修復了約495套電影。
馬田續說:「我80年代去過中國,當時觀眾只可以看到陳凱歌、張藝謀等的作品,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文化大革命的關係,中國失去了很多有價值的20及30年代電影。」
不過王家衛明顯和馬田唱反調,他以英文說:「1949年後,內地政府對舊電影處理得很有系統,保存得很好,這是由於中國人有儲東西的嗜好,據我所知,四川就保存了很多舊電影,最近有一套我很喜歡的電影《小城之春》,是已經修復好的作品,反而香港因為太多獨立製作公司,保存得沒那麼好,也不知道如何保存。早前三藩巿一間貨倉發現有幾百套完整及失散多年的中國電影,它們像孤兒一樣沒人理會,基金可以將電影修復重見天日,我對中國華人電影有私人感情,希望更多作品可以修復。」
採訪:何永寧 攝影:葉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