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20億投資內地<br>洽商項目30個 與百江各有各做

煤氣20億投資內地
洽商項目30個 與百江各有各做

中華煤氣(003)常務董事陳永堅表示,集團今年內地總投資額達20億元,正洽商的項目達30個,包括上下游的燃氣、供水及能源運輸等項目。他重申,煤氣與其持有43.95%股權的百江燃氣(1083)會「各有各做」,而煤氣亦有意增持有百江。

【本報訊】陳永堅昨日出席煤氣股東會後說,雖然目前百江已成為煤氣的附屬公司,但兩者將會在內地各自尋找合適項目。由於煤氣與百江的規模及發展歷史不同,市值約1000億元的煤氣將主力拓展大城市供氣或上游項目,市值只有約70億元的百江則會專注發展小型城市供氣項目。

每年增持百江2%

陳永堅表示,煤氣暫無意再向百江注入其他內地燃氣項目,惟根據上市規定,控股公司每年最多可增持附屬上市公司2%股權,煤氣會朝這目標前進。
他又指百江早前宣佈供股,目的是為了改善財政狀況,從而提高財務評級及減輕財務負擔,料今年百江可扭虧為盈。減債後的百江,每年可節省利息約4000萬元。
陳永堅透露,煤氣向百江注入資產,今年將因而錄得約22億元一次性盈利,於上半年入賬。他不認同煤氣在缺乏巨額售樓收益情況下,今年盈利將出現「斷層」的看法,強調本港及內地供氣才是煤氣主業,發展地產項目只是處理多餘資金的暫時做法。
對於今年本港煤氣銷售表現,主理本港業務的煤氣執行董事暨營運總裁關育材表示,由於本港今年首季平均氣溫較去年同期微升1至2度,令期內煤氣銷售跌1.4%,惟踏入4月後氣溫下跌,今年截至昨日的煤氣銷售量已止跌回升,整體錄得約1.2%增長。
關育材又指出,煤氣於去年10月使用天然氣作為部份生產煤氣的燃料後,每名煤氣用戶於過去7個月平均節省150元煤氣費,惟暫無再增加使用天然氣生產煤氣,從而再降低煤氣費的空間。他表示,今年煤氣將投資6億元,鋪設及更換香港的管網。

恒發已半私有化

至於恒基發展(097)兩次私有化遭否決後,早前恒基地產(012)透過購入恒發資產進行重組,現時恒發主要資產僅為煤氣,身兼煤氣及恒地主席的李兆基表示,現時基本上已達到早前私有化恒發的目的,可謂已成功「半私有化」恒發,暫無意再進行私有化,但他對本港私有化規則頗有微言。他認為當局可能有需要改例。

煤氣使用天然氣作為部份燃料後,每名用戶於過去7個月平均節省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