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br>「護士同醫生個個都喊」

特稿
「護士同醫生個個都喊」

當病人走到生命的盡頭,紓緩治療協助病者與家人相聚,安詳地離世;蔡玲珠擔起這個使命,家訪臨終病人,照顧他們的身心痛苦。她的生命只有短短43年,卻發光發熱。在紓緩治療部同事的心中,她永遠是和藹可親的Michelle。

「好有耐心好親切」

明愛醫院紓緩治療病房的醫護人員昨日接到噩耗無不動容,其中一名護士傷心地說:「Michelle個人好好,真係好nice,佢喺度做咗好耐,對善終嘅病人好有耐心,對人好親切。」紓緩病房昨日瀰漫着一片哀痛,「護士同醫生個個都喊」,有些醫生下班時,雙眼還是紅紅腫腫。蔡玲珠部份同事正計劃安排悼念活動,例如在醫院放置悼念冊,讓同事道出對她的懷念。

一家四口相親相愛

蔡玲珠85年註冊成為登記護士,翌年開始在明愛工作,至今已21年,與經商的丈夫非常恩愛,同事經常見到其夫駕車接她下班,有時還載着孩子,一家四口相親相愛。對這次橫禍,同事均感到非常惋惜,「佢兩個細路仲咁細,真係好慘」。據悉,她生前有購買保險,準備退休或孩子未來升學需要。
紓緩治療又稱善終服務,蔡玲珠曾修讀醫管局的紓緩治療進修課程,加入外展服務隊,探訪留在家中養病的病人,紀錄他們的症狀,如癌症病人要服用止痛藥的份量是否足夠。明愛醫院早前收集四家為末期癌症病人提供紓緩治療的醫院數據,發現接受紓緩治療者,在生命最後半年,留院時間較短,接受入侵性治療也較少。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