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藍營抗議聲中,在民眾零星衝突中,台北中正紀念堂改名台灣民主紀念館的儀式昨舉行。又邁出「去蔣」一大步的總統陳水扁致辭時說,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毛澤東紀念堂是極權國家的象徵,中正紀念堂的存在是對台灣民主的反諷。但因改名法律程序未完成,民主紀念館的揭牌令衝突升溫,台北市政府更要求拆除遮擋「中正紀念堂」匾額的布幔。
中正紀念堂不只是台北地標、旅遊景點,也混合着民眾受威權迫害的痛苦或景仰蔣介石為人的集體回憶。台灣行政院上月決定將中正紀念堂更名台灣民主紀念館,但要廢除《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條例》,仍有待立法院通過。台北市則將中正紀念堂列為臨時古蹟,予以保護。
諷刺天安門毛澤東紀念堂
台灣教育部前晚臨時取消更名說明會,拒絕透露更名程序。當局更在昨日凌晨開始清場,禁止民眾進入紀念堂園區,又連夜在紀念堂外趕建棚架,掛上有「台灣民主紀念館」字樣的大幅布幔,遮擋「中正紀念堂」的匾額,試圖避免一館兩牌的尷尬,而「台灣民主紀念館」的銅牌只立在花圃中。
陳水扁出席揭牌儀式時表示,以封建帝王陵寢為藍圖、處處凸顯帝王體制、個人崇拜的紀念堂來追思一個迫害人權的主宰者、劊子手,絕對是不適當的。只有極權國家才設有這樣的紀念堂,如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毛澤東紀念堂,如果讓中正紀念堂繼續存在,對228事件及戒嚴時期所有的政治受害者家屬們,情何以堪?對台灣的民主又是反諷。他同時宣佈,原紀念堂門口的「大中至正」四字,將改為「自由廣場」。
示威者爬牌坊 藍綠傘戰
即將卸任的行政院長蘇貞昌與陳水扁一起為民主紀念館揭牌。他強調,台灣民主紀念館的設立,是要讓全世界的人看到台灣民主走過的艱辛。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則回應,陳水扁在這個時候推動這件事,造成民眾對立,背後的動機值得大家關注和懷疑。
在揭牌儀式舉行期間,藍綠支持者爆發多次口角、衝突。有長者用雨傘對打,也有人爬上門口牌坊,展示「總統貪污、民主已死」的抗議標語。
台北市長郝龍斌則表示,在中正紀念堂兩側懸掛布幔,已遮蔽古蹟,當局將嚴格執法,依法拆除。
台灣《蘋果日報》
台灣近期「去蔣化」舉動
19/05/07
中正紀念堂改名民主紀念館;陳水扁並下令,要將原紀念堂門口的「大中至正」牌樓,改名為「自由廣場」
27/03/07
扁敲定,把改良後的「經國號」戰鬥機,改名「雄鷹」
13/03/07
高雄市漏夜拆遷蔣介石銅像,警民激烈衝突
28/02/07
「228」事件60周年紀念,扁促早日完成兩蔣(蔣介石、蔣經國)移靈
05/02/07
台軍被揭兩個月內拆除軍營「兩蔣」銅像
01/02/07
陳水扁首次高喊,蔣介石是「228」事件元兇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