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人辦睇樂壇生死<br>一言堂:葉德嫻模範生 甄楚倩蛋散王

兩代人辦睇樂壇生死
一言堂:葉德嫻模範生 甄楚倩蛋散王

完結篇:音樂篇
蕭定一,資深電視製作人蕭若元兒子,現職一元製作室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和變靚D美容院宣傳總監,曾製作《功夫足球》、《伙頭智多星》及《深情密碼》等電視劇,近期憑掀整容風而成娛圈話題人物。

很多人說唱片衰落來自翻版、非法下載,但我覺得是唱片沒落後才有翻版、下載,不播改編歌的影響比翻版和下載更甚。我講得,已預定商台會嬲我。
記得以前有段時間,領頭電台即商台是不播改編歌的,不播改編歌是希望自己壯大,但做的時候,卻沒想過這個行業到底有沒有足夠的人才,結果有少少好心做壞事。我當然支持本地創作,但有更多競爭、更多改編歌和作曲家比較,才會有更多好歌,我希望以後改編歌有更多空間,同時又支持本地創作和創作人,百家齊放總好過自己好就算數。

日聽6小時學唱歌

除了電影,音樂都存在沒人才的問題。這可能歸咎於這一代藝人沒有接受終極訓練,沒有將自己的能力提升。蕭生(蕭定一父親蕭若元)以前和Deanie姐(葉德嫻)拍拖,他說Deanie姐天生的歌喉很厲害,但她依然一日聽6小時歌,所有中外音樂都聽,鑽研唱功。其實整體是我們這新一代都不注意內涵,料子比較差,沒有上一輩的狠勁和毅力去提升自己。
我跟甄楚倩曾是好朋友,以前蕭生常對她說:「人哋又歌星,你又歌星,你唱乜鬼歌呀?得閒就打牌、去街,從來冇upgrade自己嘅歌藝。」這確實值得深思。作為一個歌星,用唱歌搵食,究竟你每日用幾多時間練歌?你是演員的話,每日又用上幾多時間鑽研演技?無論你做甚麼行業,年輕一輩都應該下苦功。

得爸爸十分一功力

一日,我和倪震、黃宇詩閒談,我們都慨歎為甚麼我們的爸爸這樣叻?一個倪匡、一個黃霑、一個蕭若元。我和倪震的料,只得父親十分一,這是倪震說的:「我哋將一分料sell到好似三分、四分;人哋有十分料,只sell六、七成,係深不見底。」我們這一代真的要深思,到底內涵有多少?
唱片業已經死了,一定要置諸死地而後生,要重整唱片策略。作為聽眾,我真的想買一張起碼有六、七隻歌都好聽的唱片;第二是賣價,現在翻版、非法下載燒碟很平,拍一套電影幾千萬,正版VCD售20、30元,我沒法理解一隻100萬以下製作費的CD要賣80、90元,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很重的負擔,尤其聽音樂的人主要是年輕人,最後只會迫他們非法下載和買翻版。
還有獎項問題,以前唱片賣幾多,是靠唱片拆家的取貨量,取貨量會視乎歌曲能否攀上電視台或者電台的流行榜而定,上榜的會訂多一點,但這個生態不健康。做唱片的人花太多時間討好DJ、電台和電視台的人,沒有用心做音樂,因為跟電台和電視台關係好,歌不好聽也可以上榜,事關大家都知道獎項和流行榜,絕大部份都是傾回來。

獎項分豬肉冇人理

近年的頒獎禮,所有大明星都出席,攞獎時候「喊晒」,收視卻得十幾點,沒有市民會去緊張這些獎項、不緊張流行榜排名。大家都明白分豬肉,遊戲規則是所有獎和榜都靠傾,這是死亡一大原因。唱片業已徹底死了,大家要認真,俗稱洗牌再打過,否則再行傳統這條路,都是死路一條。
口述:蕭定一 筆錄:朱倬誼
本欄逢周一刊出

上一代歌手如葉德嫻唱功厲害,但依然狂聽中外音樂來鑽研唱功,不過歌藝平平的甄楚倩(圖)在蕭定一眼中卻只顧享樂。

甄楚倩雖然是歌星,但卻經常打牌及夜蒲。

當今香港樂壇不乏有實力的歌手(圖),而蕭定一認為新晉歌手該加倍努力,才會令歌迷接納。

才子接班人 未夠班?
《倪匡父子》
蕭定一、黃宇詩及倪震均(圖左)十分敬佩自己的父親,認為自己的功力只有他們的十分一。

才子接班人 未夠班?
《蕭若元父子》
蕭定一(圖右)、黃宇詩及倪震均十分敬佩自己的父親,認為自己的功力只有他們的十分一。

才子接班人 未夠班?
《黃霑父女》
蕭定一、黃宇詩(圖右)及倪震均十分敬佩自己的父親,認為自己的功力只有他們的十分一。

在這兒,我會跟大家說說和身邊藝人的相處經歷。有些是朋友,但有些不是真正朋友,只是曾經合作過,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