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相關主題基金近年大受歡迎,促使強積金計劃成員增加中國資產類別的投資,但RCM亞太香港行政總裁康禮賢指出,由於構成強積金主要骨幹的生命周期基金,普遍已偏重香港市場,故投資者易因偏愛中國資產,進一步將強積金押重本地投資。
受監管或市場慣性發展影響,退休金供款人傳統上傾向將極大部份資產,投放於本土市場,例如澳洲、美國、英國、歐洲和加拿大均有此情況;與區內其他地區相比,本地強積金計劃成員享有不少機會,投資全球最活躍的資產。
依例中港資產已逾1/3
在香港職業退休計劃底下,有接近三分一資產投放於港股;強積金制度亦一樣,所以本港退休金計劃成員的投資分配,極度國際多元化。由於港股持續攀升並徘徊於歷史高位,及環球股市錄得長期升市,令強積金計劃成員受惠不少。
一直以來,香港市場除了提供像房地產主導的投資主題外,亦提供受環球貿易和經濟增長推動的投資主題。然而,這情況逐漸受個別因素影響,其中最重要是中國漸成為新興資產類別。
隨着大量國企在港上市,「香港市場」的定義亦有所改變。過去主導港股的地產股,市場佔有率大減,由十年前約佔市場一半,至今只略高於10%。取而代之的是內地股份,例如急劇發展的電訊和金融服務股,為市場締造嶄新投資機遇。
可納入自願供款部份
此外,預期人民幣升值,亦為香港市場提供另一長期投資主題,有助港股保持吸引力。由於香港實施聯繫滙率制度,香港市場向來被視作以美元為基礎的投資市場,因應對未來5年人民幣長線升值的預期,繼續吸引資金流入,令本地流動資金狀況極為理想。
過去18至24個月,以中國為主題的基金大受歡迎,強積金計劃成員享有更多投資基金的選擇。康禮賢稱,今年以來,上海股市增長超過40%,深圳更急升逾100%,中信銀行A股首日掛牌已攀升96%,有關消息將促使更多強積金計劃成員,考慮調高中、港投資比重。
不過,他指出由於構成強積金主要骨幹的生命周期基金,普遍側重香港市場,因此投資者應保持謹慎,避免因偏愛中國投資,以致整體資產分配進一步側重於本地投資。他預期成員或會考慮把這些投資,納入額外自願性供款的投資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