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網絡戰爭癱瘓愛沙尼亞

俄國網絡戰爭癱瘓愛沙尼亞

蘇聯解體後獨立、被譽為「波羅的海矽谷」的東歐國家愛沙尼亞(Estonia)連續三周遭到網上攻擊,國會、政府部門、銀行、大小企業的網頁全部癱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緊急派專家前往「營救」。近來愛沙尼亞與俄羅斯關係惡劣,有人相信俄羅斯就是幕後黑手,如果屬實,這次就是首宗國與國的「網絡戰爭」。

「訪客」迫爆政府銀行網站

愛沙尼亞上月把首都塔林(Tallinn)一座前蘇聯紅軍雕像移走,令俄羅斯極度不滿。黑客由上月27日開始,發動三波攻擊,愛沙尼亞總統和國會、政府部長、政黨、三家新聞機構和兩家大型銀行的網站,都突然遭數以萬計的「訪客」瀏覽,令網頁不勝負荷癱瘓。雖然這些攻擊來自世界各地,但愛沙尼亞官員和電腦專家表示,早期攻擊者的網址顯示他們主要是來自俄羅斯。
愛沙尼亞至今已拘捕一名19歲男子,又指一名黑手的網名,和俄國保安機構有關。北約已派網絡反恐專家前往塔林,加強網上防衞力量。歐盟官員說:「很明顯愛沙尼亞這次網絡攻擊是不能接受的,也造成嚴重混亂。」
芬蘭電腦專家許珀寧(MikkoHyppoenen)認為,要證明俄國是幕後黑手並不容易。俄國已否認發動攻擊。北約《第五條款》規定成員國有義務彼此協助防衞,但愛沙尼亞國防部指,北約尚未把網絡攻擊定義為「軍事行動」,因此不會針對攻擊者發動「集體自衞」。
英國《衞報》

網絡戰全攻略

入侵後的作戰策略

1.偷取敵方電腦的機密資料

2.透過病毒破壞電腦內的資料

3.在敵方電腦中留下假情報,擾亂敵方的軍事部署

4.透過蠕蟲攻擊敵方的指揮、控制系統,讓敵方無法控制地面部隊或發射導彈,也可癱瘓敵方的能源、運輸、銀行和醫療等重要設施,在民間社會製造混亂

資料來源:Symantec香港區系統工程經理李輝/《蘋果》資料室